2016-06-16
收藏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中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学生基本情况
高二(1)班共有56人,高二(2)班共有55人,两个班学习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内容不及时复习,致使对高二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充分反映尖子生不多,成绩特差的学生也有,有一批思维相当灵活的学生,但学习不够刻苦,学习成绩一般,但有较大的潜力,以后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教学要求
(一)知识要求
1.理解正余弦定理,会解简单的三角形问题。
2.掌握数列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3.掌握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4.掌握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会根据所给的条件化圆锥曲线。
5.理解复数及其有关的概念。掌握复数的代数、几何、三角表示及其转换。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数学记忆力。
2、培养学生数学化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材简要分析
1、利用正余弦定理,会解简单的三角形问题是重点。必须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数列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运用是考试的重点
3、掌握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会根据所给的条件化圆锥曲线。
4.复数的几何意义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4、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高考分数不多,但是也是难点。由于实际运用相当广泛,高考要求提高,不容忽视。
四、重点与难点
1、正余弦定理,会解简单的三角形问题是重点
2、数列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运用是考试的重点
3、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和运用是重点也是难点。
4、排列组合综合问题及如何区分排列与组合是难点。
5、轨迹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五段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组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培育尖子学生。
六、课时安排
1、正余弦定理6课时
2、数列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运用12课时
3、一元二次不等式及简单的线性规划6课时
3、不等式5课时
4、圆锥曲线的性质与方程40课时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中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2013黑龙江高考数学说明:五大能力 两种意识
2013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指南:多做典型题 善归纳总结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球的有关知识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概率统计
2013解读山东夏季高考数学说明:养成数学思维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棱锥
2013高考数学答题技巧:避免丢三落四失分数
2013北京高考数学:有效复习 有针对性练习
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圆锥曲线方程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复数
新课标高一数学必修1 第二章 习题2.1
2013高考数学答题技巧:数学考试时间如何规划为科学
2013高考数学答题技巧:数学中值得注意的细节
2013年湖南高考数学(文)考试说明:取消选做题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反三角函数公式
2013高考二轮复习:高考数学五大主要解题思路
2013年高考倒计时:高考数学抓住五个“抢分点”
2013年卓越自主招生:数学笔试考平面几何
[高考数学题型]实例解析数学选择题十大解法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抛物线的方程
2013年湖南高考数学(理)考试说明:“优选法”不考了
2013年福建高考数学考试说明:适当设置开放性试题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列公式
专家指导:2013年高考数学答题技巧
2013辽宁高考文科说明:自己做规划查缺补漏
2013年安徽高考数学说明:立体几何删一个知识点
2013年高考数学(文)大纲解析:注意平面向量热点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平面平行与平面垂直
2013年福建高考数学说明大纲解读:八成是基本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