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6
收藏
为了帮助学生们了解高中学习信息,查字典数学网分享了2016高二数学命题及其关系教学计划,供您参考!
目标
1)知识方法目标
了解命题的概念,
2)能力目标
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 ,则 的形式.
重点
难点
1)重点:命题的改写
2)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区分
教法与学法
教法:
教学过程备注
1.课题引入
(创设情景)
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2)3 ;
(3)3 吗?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他是个高个子.
2.问题探究
1)难点突破
2)探究方式
3)探究步骤
4)高潮设计
1.命题的概念:
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
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上述5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
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 是素数,则 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5) ;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学生自练 个别回答 教师点评)
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 ,则 的形式:
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 ,则 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 叫做命题的条件, 叫做命题的结论.
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 ,则 的形式.
③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 ,则 的形式.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对顶角相等;
(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
(学生自练 个别回答 教师点评)
3. 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 ,则 的形式.
引导学生归纳出命题的概念,强调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的两个关键点: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
通过例子引导学生辨别命题,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改写为若 ,则 的形式,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16高二数学命题及其关系教学计划,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课下作业-数一数(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你说我摆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上下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认识人民币教案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几十加几十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11减几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下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课下作业-认识物体(2)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课下作业-比一比(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数一数》单元测试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左右练习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前后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总复习试题(不含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物体分类(2)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连减练习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分类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课下作业-认数(2)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比较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期末复习测试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6-10的加减法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20以内的加法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2012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加减口算练习2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课下作业-数一数(2)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课下作业-认数(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