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6
收藏
为了帮助学生们了解高中学习信息,查字典数学网分享了2016高二数学命题及其关系教学计划,供您参考!
目标
1)知识方法目标
了解命题的概念,
2)能力目标
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 ,则 的形式.
重点
难点
1)重点:命题的改写
2)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区分
教法与学法
教法:
教学过程备注
1.课题引入
(创设情景)
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2)3 ;
(3)3 吗?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他是个高个子.
2.问题探究
1)难点突破
2)探究方式
3)探究步骤
4)高潮设计
1.命题的概念:
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
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上述5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
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 是素数,则 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5) ;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学生自练 个别回答 教师点评)
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 ,则 的形式:
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 ,则 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 叫做命题的条件, 叫做命题的结论.
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 ,则 的形式.
③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 ,则 的形式.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对顶角相等;
(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
(学生自练 个别回答 教师点评)
3. 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 ,则 的形式.
引导学生归纳出命题的概念,强调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的两个关键点: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
通过例子引导学生辨别命题,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改写为若 ,则 的形式,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16高二数学命题及其关系教学计划,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二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课题研究推荐
大家都在看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之我喜欢的地方》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综合自测题1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看日历2》教案
人教版一下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之读数、写数》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设计
2016四年级数学小数期末知识点
北大师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家园》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猫钓鱼》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购物小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5
2016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测评试卷
西师版四下数学《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计算》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倍的认识》学案分析
2016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练习(苏教版)
人教版中考数学模拟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4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自测专项练习2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玩具》教案
人教版一下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之数数,数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1
2016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公因数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教案设计
2016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数知识点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线与角》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3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可爱的校园》教案
2016四年级数学下册五六单元期末复习题(西师版)
2016三年级数学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垂直与平行》教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