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5
收藏
集合是一定范围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复习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对集合{1,5,9,13,17}用描述法来表示,其中正确的一个是()
A.{x|x是小于18的正奇数}
B.{x|x=4k+1,kZ,且k5}
C.{x|x=4t-3,tN,且t5}
D.{x|x=4s-3,sN*,且s5}
解析:选D.A中小于18的正奇数除给定集合中的元素外,还有3,7,11,15;B中k取负数,多了若干元素;C中t=0时多了-3这个元素,只有D是正确的.
2.集合P={x|x=2k,kZ},M={x|x=2k+1,kZ},S={x|x=4k+1,kZ},aP,bM,设c=a+b,则有()
A.cP B.cM
C.cS D.以上都不对
解析:选B.∵aP,bM,c=a+b,
设a=2k1,k1Z,b=2k2+1,k2Z,
c=2k1+2k2+1=2(k1+k2)+1,
又k1+k2Z,cM.
3.定义集合运算:A*B={z|z=xy,xA,yB},设A={1,2},B={0,2},则集合A*B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0 B.2
C.3 D.6
解析:选D.∵z=xy,xA,yB,
z的取值有:10=0,12=2,20=0,22=4,
故A*B={0,2,4},
集合A*B的所有元素之和为:0+2+4=6.
4.已知集合A={1,2,3},B={1,2},C={(x,y)|xA,yB},则用列举法表示集合C=____________.
解析:∵C={(x,y)|xA,yB},
满足条件的点为:
(1,1),(1,2),(2,1),(2,2),(3,1),(3,2).
答案:{(1,1),(1,2),(2,1),(2,2),(3,1),(3,2)}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复习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角》教案
苏科版初二数学暑假作业试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备考考点汇总
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教学反思
2016年小学生趣味数学日记等公交车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千克与克》单元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教学反思
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和角》课堂实录
奥数入门准备有哪些?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法》同步练习
数学趣味脑经急转弯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应用题专项练习
小学奥数高斯求和例题汇总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知识点归纳
2016-2017年度一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2016年小学四年级学生趣味数学日记
人教版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教学计划模板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知识点归纳
质数跟合数的趣味聊天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除法》教学实录
小学数学老师德育工作心得 德育无处不在
六年级趣味数学日记之小明卖鱼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除法》同步训练
小学奥数中的数字谜问题汇总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数》教材分析
初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