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收藏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
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
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加法》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一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统计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怎样上好一堂数学课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统计表》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 连减》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阶段性考试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一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学生为什么不用凑十法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
《找规律》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7、6》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8》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后反思
年、月、日(小学数学三年级)优秀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