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收藏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小编准备了高一必修二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
①书桌面是平面;
②8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6个平面重叠起来厚;
③有一个平面的长是50 M,宽是20 M;
④平面是绝对的平、无厚度,可以无限延展的抽象数学概念.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2.若点M在直线b上,b在平面内,则M、b、之间的关系可记作()
A.Mb B.M
C.M D.M
3.已知平面与平面、都相交,则这三个平面可能的交线有()
A.1条或2条 B.2条或3条
C.1条或3条 D.1条或2条或3条
4.已知、为平面,A、B、M、N为点,a为直线,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Aa,A,Ba,B
B.M,M,N,N=MN
C.A,A=A
D.A、B、M,A、B、M,且A、B、M不共线、重合
5.空间中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的条件是()
A.两条直线 B.一点和一直线
C.一个三角形 D.三个点
6.空间有四个点,如果其中任意三个点不共线,则经过其中三个点的平面有()
A.2个或3个 B.4个或3个
C.1个或3个 D.1个或4个
二、填空题
7.把下列符号叙述所对应的图形(如图)的序号填在题后横线上.
(1)A ,a________.
(2)=a,PD/且P ________.
(3)a,a=A________.
(4)=a,=c,=b,ac=O________.
8.已知=M,a,b,ab=A,则直线M与A的位置关系用集合符号表示为________.
9.下列四个命题:
①两个相交平面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公共点;
②经过空间任意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③过两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④在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必共面.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0.直角梯形ABDC中,AB∥CD,ABCD,S是直角梯形ABDC所在平面外一点,画出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线,并说明理由.
11.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AB,BC,DC,AD(或延长线)分别与平面相交于E,F,G,H,求证:E,F,G,H必在同一直线上.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必修二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完全平方公式1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台球桌面上的角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图案设计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对称现象
人教版初一数学近似数和有效数字1
人教版初一数学锐角三角形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相似三角形
人教版初一数学销售中的盈亏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小车下滑的时间
人教版初一数学轴对称现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中垂线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摸到红球的概率2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整式的乘法2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全等三角形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定义与命题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整式2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整式的乘法1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整式的乘法3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同底数幂的除法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平行线的特征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用尺规作线段和角2
人教版初一数学人教版初一数学整式的乘法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