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3
收藏
如何提高学习率,需要我们从各方面去努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5年高三数学函数与方程例题名师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f(x)=2x3-x2+m的图象上A点处的切线与直线x-y+3=0的夹角为45,则A点的横坐标为()
A.0 B.1 C.0或 D.1或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导数的应用,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直线x-y+3=0的倾斜角为45,
切线的倾斜角为0或90,由f(x)=6x2-x=0可得x=0或x=,故选C.
易错点拨:常见函数的切线的斜率都是存在的,所以倾斜角不会是90.
2.设函数f(x)=则满足f(x)2的x的取值范围是()
A.[-1,2] B.[0,2]
C.[1,+) D.[0,+)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相关知识,求解时可分为x1和x1两种情况进行求解,再对所求结果求并集即得最终结果.
解题思路:若x1,则21-x2,解得0若x1,则1-log2 x2,解得x1,综上可知,x0.故选D.
3.函数y=x-2sin x,x的大致图象是()
答案:D 解析思路:因为函数为奇函数,所以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排除A,B.函数的导数为f(x)=1-2cos x,由f(x)=1-2cos x=0,得cos x=,所以x=.当00,函数单调递增,所以当x=时,函数取得极小值.故选D.
4.已知函数f(x)满足:当x4时,f(x)=2x;当x4时,f(x)=f(x+1),则f=()
A. B. C.12 D.24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指数式的运算,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利用指数式的运算法则求解.因为2+log =2+log2 3(3,4),所以f=f=f(3+log2 3)=23+log2 3=83=24.
5.已知函数f(x)=若关于x的方程f2(x)-af(x)=0恰好有5个不同的实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1) B.(0,2) C.(1,2) D.(0,3)
答案:
A 解题思路:设t=f(x),则方程为t2-at=0,解得t=0或t=a,
即f(x)=0或f(x)=a.
如图,作出函数的图象,
由函数图象可知,f(x)=0的解有两个,
故要使方程f2(x)-af(x)=0恰有5个不同的解,则方程f(x)=a的解必有三个,此时0
6.若R上的奇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且当0
A.4 020 B.4 022 C.4 024 D.4 026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函数性质的应用及数形结合思想,考查推理与转化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于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故有f(-x)=f(2+x),又函数为奇函数,故-f(x)=f(2+x),从而得-f(x+2)=f(x+4)=f(x),即函数以4为周期,据题意其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图所示.
又函数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故f(0)=0,因此f(x)=+f(0)=,因此在区间(2 010,2 012)内的函数图象可由区间(-2,0)内的图象向右平移2 012个单位得到,此时两根关于直线x=2 011对称,故x1+x2=4 022.
7.已知函数满足f(x)=2f,当x[1,3]时,f(x)=ln x,若在区间内,函数g(x)=f(x)-ax有三个不同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A 思路点拨:当x时,则13,
f(x)=2f=2ln=-2ln x.
f(x)=
g(x)=f(x)-ax在区间内有三个不同零点,即函数y=与y=a的图象在上有三个不同的交点.
当x时,y=-,
y0,
y=-在上递减,
y(0,6ln 3).
当x[1,3]时,y=,
y=,
y=在[1,e]上递增,在[e,3]上递减.
结合图象,所以y=与y=a的图象有三个交点时,a的取值范围为.
8.若函数f(x)=loga有最小值,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0,1) B.(0,1)(1,)
C.(1,) D.[,+)
答案:C 解题思路:设t=x2-ax+,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t有最小值t=-a+=-,根据题意,f(x)有最小值,故必有解得1
9.已知函数f(x)=若函数g(x)=f(x)-m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函数与方程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g(x)=f(x)-m=0得f(x)=m,作出函数y=f(x)的图象,当x0时,f(x)=x2-x=2--,所以要使函数g(x)=f(x)-m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只需直线y=m与函数y=f(x)的图象有三个交点即可,如图.只需-
10.在实数集R中定义一种运算*,对任意给定的a,bR,a*b为唯一确定的实数,且具有性质:
(1)对任意a,bR,a*b=b*a;
(2)对任意aR,a*0=a;
(3)对任意a,bR,(a*b)*c=c*(ab)+(a*c)+(c*b)-2c.
关于函数f(x)=(3x)*的性质,有如下说法:函数f(x)的最小值为3;函数f(x)为奇函数;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其中所有正确说法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答案:B 解题思路:f(x)=f(x)*0=*0=0]3x+[(3x)*0]+)-20=3x+3x+=3x++1.
当x=-1时,f(x)0,故错误;因为f(-x)=-3x-+1-f(x),所以错误;令f(x)=3-0,得x-,因此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即正确.
二、填空题
11.已知f(x)=若f[f(0)]=4a,则实数a=________.
答案:2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及复合函数的相关知识,对复合函数求解时,要从内到外逐步运算求解.
解题思路:因为f(0)=2,f(2)=4+2a,所以4+2a=4a,解得a=2.
12.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在(-,0)上有2xf(2x)+f(2x)0且f(-2)=0,则不等式xf(2x)0的解集为________.
答案:(-1,0)(0,1)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的应用,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xf(2x)]=2xf(2x)+f(2x)0,故函数F(x)=xf(2x)在区间(-,0)上为减函数,又由f(x)为奇函数可得F(x)=xf(2x)为偶函数,且F(-1)=F(1)=0,故xf(2x)0F(x)0,当x0时,由单调性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1,0);同理可得当x0时,不等式解集为(0,1),故原不等式解集为(-1,0)(0,1).
13.函数f(x)=|x-1|+2cos x4)的所有零点之和为________.
答案:6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数形结合及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充分利用已知函数的对称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于函数f(x)=|x-1|+2cos x的零点等价于函数g(x)=-|x-1|,h(x)=2cos x的图象在区间[-2,4]内交点的横坐标.由于两函数图象均关于直线x=1对称,且函数h(x)=2cos x的周期为2,结合图象可知两函数图象在一个周期内有2个交点且关于直线x=1对称,故其在三个周期[-2,4]内所有零点之和为32=6.
14.已知函数f(x)=ln ,若f(a)+f(b)=0,且0
答案: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值域,考查运算求解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ln +ln =0,
即ln=0,从而=1,
化简得a+b=1,
故ab=a(1-a)=-a2+a=-2+,
又0
故0.
B组
一、选择题
1.已知偶函数f(x)在区间[0,+)单调递减,则满足不等式f(2x-1)f成立的x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思路:因为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在区间[0,+)单调递减,所以f(x)在(-,0]上单调递增,若f(2x-1)f,则-,
以上是编辑老师整理的2015年高三数学函数与方程例题名师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2015高三复习信息查找请关注查字典数学网高中频道!
高二数学《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数学12月考考试试卷
高中数学必修4《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课堂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高二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一课时)》说课稿
高二数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
2013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高中《数学是有用的之生活中的不等式》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必修4《用几何图形巧解向量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数学模拟试卷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3年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暑假练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3综合练习题
2013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3年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3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高中数学《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
高二数学《向量的线性运算》同步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