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2
收藏
正确分析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学尺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单元教学例析
(特级教师 陈祥)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①课时目标的确定比较少考虑该目标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因而不 能准确地把握单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②教学方法的选择乏理论指导,较多的是纯凭教材顺序进行教学,也谈 不上大纲提出的“思维过程的教学”。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材处理不到位所致。现试以六年制第六册 第一单元教材为例,就如何从整体结构上掌握课时教学目标作简要的阐述,供老师们参考。
一、教材分析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是整数识记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在学生二年级掌握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教材内容主要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的认识,十进制计 数法,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近似值。学生学好这些知识,可以加深对整数的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多位 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计算打下基础。怎样让学生融汇贯通掌握这单元的知识呢?我以为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教材安排在识记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及整数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先教学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再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这样便于学生思维的正迁移,使学生正确理解个级的数的读、写法与万级、亿级 的数的读、写法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更好地掌握多位数读、写法的规律。
2.教材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从教材内容内部联系看,亿以内的数的读、写法跟万以内的数的读、写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掌握了它的 读、写法的规律,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法的障碍也就被扫除了。从实际应用考虑,亿以内的数的读与写用得较 多,所以,教学重点应当是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与写法。
多位数的读、写中,一个数中有0的(含某一级末尾有0的情况及一个数中间连续有几个0的情况),是本单 元教学中的难点。因为中间连续有几个0的只读一个0,每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的,学生往往难以掌握;而在写数 时,所有的0又都写出来,学生一下子搞不清。
3.教材中的关键问题。
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法,关键是解决好怎样从高位到低位,按级来读、写一个数。
4.教材中的育智因素。
从三年级开始,直接从旧知引入新知的内容增多了,更应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抽象与概括是思维的主要 方法之一。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个级、万级、亿级的数的读、写法的联系与区别,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概括 。这样,学生在掌握多位数读、写法的规律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之后,进行教学设计时,课时目标就容易体现其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教学设计举例(一)
课题: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第六册第2页例1和第3页例2
教学目标:在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①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万”字要读出来;②一个数中有0,除每级末尾的0不读出 来以外,都只读一个0。(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按照数位顺序,从低位到高位,说出个级和万级上的每一个数位。”
(2)“万以内的数怎样读?请大家写三个万以内的数,与同桌的同学交换读。”
(3)请部分学生概述万以内数的读法。
(二)新课教学:例1
(1)引导读书。
让学生读课本第2页倒数第五行至倒数第三行。讨论为什么“万级的数的读法,只要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 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先轻声自由读书、讨论、概括──根据整数数位顺序万级最低的一个 数位是万位,所以,亿以内数的读法,在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
(2)指导读法。
“刚才同学们概括得很好。现在老师写六个数,请大字比较一下上下两个数的联系和区别,再根据刚才同 学们概括的万级的读法,轻声读一读。”
47 308 4500
470000 3080000 45000000
“下面一行的3个数是哪个级的数?读的时候应该先按哪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读后再在后面加一个什么字 ?”
生回答后,再引导学生读数(5050000、410000、36000000)练习。
(3)概括小结。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先让学生在小组里概述,再请部分学生在全班进行小结。
(4)导入例2。
“刚才同学读的三个万级的数都是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万的数,或中间有0的数,该怎样读呢?”
出示:24600 6407000 17010400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掌握的亿以内的整万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去类推,并让学生试读。告诉学生级末 的0不读出来,数中间的0要读出来。学生正确读后,再出示:17000400,17010040,10100004三个数让学生读 ,帮助学生掌握中间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0的规律。
(三)课堂小结:
“万级的数该怎样读书?”“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怎样读?”学生概括后,教师再精讲一遍。
(四)反馈练习:(略)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平行四边形 教案设计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最新八年级数学期中备考知识点(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北师大版)第3章
2016北师大版初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第二章
2016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重点中心对称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题(鲁教版)
初二年级数学期中复习重点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初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第一学期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重点之中心对称的性质
寒假大窜联:九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寒假生活指导数学答案
2016下学期初二期中数学复习试卷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资料之分式的基本性质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知识之矩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平行四边形
2016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卷(人教版)
人教版2016学年初二期中数学试题
初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一次函数
2016初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易错知识点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小学数学培养方式及教学策略
初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易错知识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期中知识考点复习第一章
初三上学期寒假作业参考答案数学2016年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