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2
收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创造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 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究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 任务的前提下,依据教材中相同、相似或相反的知识因素,或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知识,引导学生经过联想、 类比、求同、求异等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思维能力。
一、选准知识点,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情境
教学中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小学 数学圆面积计算公式,一般是通过由教具的直观演示对圆形面积的割补转化,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对于 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学习圆面积计算方法时,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有了利用割补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 计算方法的初步经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体现在帮助学生树立假设,一步一步地展开推理论证,找到解决问 题的方法。教师可设计四个思考题:
1.能否将圆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
2.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3.如果圆的半径是r,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4.依据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整理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上述四个问题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创造性地获取新知。
二、巧用原例题,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多元化。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挖掘教材中蕴 含的有利于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知识点,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过程可归纳为:
1.创设情境:教师对现行教材进行认真分析,整理出那些有利于训练学生创造思维方法和创造思维能力的 知识点,并在教学中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师生密切交往的教学氛围。
2.建立假设:精心设计教案,适时引出假设,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3.分析、酝酿、综合:分析材料,酝酿思路,提出新的想法。
4.验证、求得新知:采用其它方法验证结论是否正确。
例如,学生在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后,利用原例题,变原有条件为“把一个直径20厘米的圆柱,沿底 面直径从上到下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接成一个和它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圆柱表 面积增加7平方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如下图)
附图{图}
此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圆柱变形后,新形体和原形体等积;新形 体的长恰好是圆柱底面周长的 1/2,新增表面积7平方厘米正好是圆柱体变形后所得长方体左右面面积之和。 如此分析探究之后,学生很快会得出这个长方体(即变形前圆柱体)体积为“长方体左(右)面积×长方体的 长”。此时学生的思维方向很明确,且面对足够的思维空间,具有进行迁移思维的良好氛围,适合不同思维水 平的学生思考。因为长方体左(右)面积=圆柱的底面半径(r)×圆柱的高(h)=hr;长方体的长=1/2圆 周长=πr。 所以, 圆柱体变形后得到的新的长方体的体积为“长方体左(右)面积×1/2圆周长”,即“h r·πr”,整理后得V=πr[2]·h。通过上述思维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圆柱体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锻炼了 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敏捷性,创造性地应用已有知识解决了新问题。
三、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应掌握归纳问题的策略,在众多问题中,如能筛选提炼出适合学生研究的、有助于学生自己探究、思 考的问题,将对学生的自学产生关键作用。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理解能力处于不同的层次,知识的获得并非 一次到位,可根据教学内容再组织一次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难易适度。例如,学生学习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基本 习题后,教师出示习题一:已知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8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4,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往往 将周长和按5:4分配所得的数值, 误认为是长方形长与宽的值。此时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按5:4 分配长与宽 与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这样激活学生的思维点,使学生懂得按一定的比例分配是以它特定的、相对应的 数量为前提的,从而加深学生对比例分配知识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习题二:一个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 2,它们的棱长和是44厘米,请你计算出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由于学生的思维点已被激活,他们将会进行较为缜密的思考、推理,最终寻得正确的解题方案。这一学习 过程,无疑是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创造性思维的有益尝试。
上述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采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假设演绎等学习 手段,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归纳总结出较为完善的知识,促使学生全面理解、融会贯通,培养学生 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时代的要求。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思 维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促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09重庆中考数学:紧扣教材出题是大趋势
名师:中考数学相似证明巧入手
专家支招:中考前三大主科如何复习
如何做好中考数学压轴大题取得高分
轻松学好初中数学名师团支三招
中考冲刺看清五种错误学会逐个突破
高中数学要学会“探究式”的学习
名师详解:中考中的图形变换(组图)
开学第一课:中考数学备战四步曲
北京四中名师谈学好初中数学秘籍
中考备考攻略:数学想拿高分别迷信家教
杭州名师指导:中考数学如何复习(图)
专家支招:适应新高一 用网络学好数理化
指导:初三新生如何学好数学
中考数学冲刺复习形式和要求
名师指导:开学临近新初三各科预习攻略之数学
考数学时最好戴手表政治时事题力争全对
名师谈中考:数学冲刺阶段的几点建议
实录:中考数学冲刺备考策略与重点串讲(28日)
名师团浅谈学好初中数学四宝典
中考名师指导:数学冲刺要关注热点
名师谈中考数学:有选择地做三类题(图)
新初三备战中考: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新初三数学指导: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奥林匹克委员会吴建平:奥数不该被妖魔化(图)
名师建议:数学分块复习保证一周三次练习
2010杭州中考数学点评:立足教材 考查能力
初三生怎么样快速提高数学功力
备考指导:如何不让中考数学“失手”
名师指导:初三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考该怎样应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