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2
收藏
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之我见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常常具有以下几种错误的思维特点:
1.思维缺乏方向性。
2.思维的表面性。
3.思维缺乏灵活性。
4.思维缺乏可逆性。
5.思维缺乏逻辑性。。
6.思维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
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在乎常的教学中应首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方法。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教给学生系统而规律性的知识知识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矗 而数学本身就是由一系列概念和原理组成的系统性很强的知识,在学习数学时,学生只有将某一概念、原理纳入一定的知识体系之中,对这一概念、原理的理解才会深刻,应用起来才能灵活,才有利于用完整的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相反,如果已有的概念、原理是各自孤立的,一方面会妨碍对这些知识本身的进一步理解,另一方面也影响到用这些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这必然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使知识系统化,最首要的是形成概念的体系。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比较某一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具有这一概念的地位及其与其他概念关系的丰富知识,从而掌握概念的完整体系,为形成思维的针对性、广阔性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基矗
二、启发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间题的习惯和能力。在讲课时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防止学生形成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
2.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步骤,教会学生怎样思维,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先要明确问题的性质目的,抓住关键所在,然后进行有根据的、严密的、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克服盲目的尝试和猜测。
3.要运用多种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多思,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去思考和分析,对同一问题寻找多种途径和方法解决,使学生的思维广阔、灵活。
例1.8个人排成一排,某人既不站排头也不站在排尾,问有多少种排法?
解:从位置考虑,从7人中任选2人站排头排4.指导学生检查自己的思维是否正确,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去。备课时必须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明确思维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上课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布置作业要少而精,形式要多样,即要有巩固性作业,也要有须经过积极思考才能做出的作业;考试测验既要考虑知识的掌握,也要考虑思维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6中考数学一模备考专项练习三角形的边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法技巧复习指导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中考数学超常发挥的五个技巧
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点相关的角与性质
初一数学试卷分析2016年第二学期
初一数学期中试卷人教版2016
2016年春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2016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
2016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常见学习方法问题详解
初三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考点(抛物线的性质)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2016年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下册)
2016中考数学辅导提分技巧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初三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重点三角函数的计算
初一数学期中试卷(2016学年下册)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青岛版)
初三数学期中复习资料之二次函数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资料找规律
中考数学考前必做专题试题矩形、菱形
2016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数与代数
初三数学期中复习资料之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成都市)
中考数学名师指点一定要及时做好复习笔记
中考数学备考专项练习锐角三角函数
2016中考数学一模备考专项练习相交线与平行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历年模拟真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