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引导法教学例谈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引导法教学例谈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引导法教学例谈

小学数学引导法教学例谈

2016-06-12 收藏

小学数学引导法教学例谈所谓引导法,即是教师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试解一些题,当学生失去思维效能暂时“卡壳”时,教师立即加以点拨指导,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具体做法举例如下:

一、概念教学中的引导 小学数学概念较多,教师应该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得法。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时,教师可采取以下步骤进行:

1、写出1、5、9、11、12的约数;

2、分类找出1只有一个约数;5和11两个数各有2个约数;9和12两个数,各有两个以上的约数。确定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5和11是质数;9和12是合数。

3、分析5和11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是质数;9和12除3、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是合数。

4、总结,根据什么判断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的联系点是“约数”;“1”只有一个约数,所以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计算教学中的引导 计算题教学先让学生试做,教师再加以引导,如教学“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有余数除法的简便计算”时,教师将例题“3600÷500”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计算,结果大部分学生答案是“3600÷500=7……1,由于学生受到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的影响,产生了负迁移,所以大多认为正确,教师让学生验算,引出疑团。

于是教师从现象上分析,余数所处数位是百位,应是100而不是1。把3600划去后面两个0,是表示36个百,余1即是100。从本质上看,被除数和除数都划去两个0,表示它们都缩小100倍,商不变,余数也随着缩小100倍,所以1应该扩大100倍。

三、应用题教学中的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学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可这样引导:1、先出准备题:一座钢厂在一个星期里,前3天共炼钢0.48万吨,后4天共炼钢0.78万吨,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炼多少万吨?直接让学习回答。

2、再出示例题:一座钢厂在一个星期里,前3天平均每天炼钢0.16万吨,后4天平均每天炼钢0.195万吨,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炼钢多少万吨?

3、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其一,这两道题相同地方在哪里?不同地方有哪些?其二,让学生独立回答,能不能把下面题转化为上面的题。

这样以旧引新,顺其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