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2
收藏
以爱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兴趣是激励人们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一门学科或某种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愿望。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爱心是教师实施有效性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信息转化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数学教师的感情投资尤为重要。我从不在学生面前询问、调查他们在小学时的学习成绩,我认为这是教师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爱护。
二、让成功走近学生 要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除了创造师主感情交融的心理环境,还要破除学生对数学学习“成功”的神秘感,并重视处理好许多的“第一次”,充分发挥“首次效应”的积极作用。
每接一个班,我总要在学生面前反复强调“数学并不难学”这个观点,指出学好数学,也就是数学学习上的“成功”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是每次数学考试都得满分才算“成功”。比如,能够圆满地回答老师的一次提问,能正确地解出一道习题,就都是“成功”。打破“成功”神秘感的关键,是让每一位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学会自我竞赛,自觉地记住以往学习数学的成绩及表现,下一次超过上一次,目前比过去进步了就是胜利,就是自己在数学学习上的一次“成功”。
三、搞好教学广度、深度的最佳匹配 从宏观上看,目前初中阶段要学的数学内容并不多,难度也适中。但是,具体到每一章、每一节数学课,则必须认真地分析研究。根据农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计划,适当选择教学方法,把握好教学的广度、深度和进度是极为重要的。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使之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坚持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多、宜慢不宜快”的原则来安排教学计划。同时,在教法上抓住每节的重点和难点精讲多练,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问题当堂解决。除了做课堂练习的当堂辅导外,我还根据我和绝大多数学生住校的特点,晚自习也经常到班上转转,随时解答学生的提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组织起课外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目的是扩大这部分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这种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教学方法,不仅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吃得饱,消化得了”,而且原来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告别了“不及格时代”,尝到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甜头,进一步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艺术地评价学习成果 教师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来说,得到老师的表扬即意味着“成功”,他(她)们会在赞扬声中更加刻苦学习,努力去攻克学习上的难关。因此,我在教学中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艺术性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
由于我在教学中关心爱护学生,使师生感情愈益融洽。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常感受到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广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极大兴趣,促进了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年级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知识点
201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和比练习试题
201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专题总复习
201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三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同步练习
小学一年级第一册数学《买衣服》随堂练习
2015一年级数学上学期《十几减9》课后习题
2015~2016年秋期四年级数学期末试题:上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2单元考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2015-2016)
2015小学四年级数学百分数课后习题
2013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自测试卷
15学年三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2015~2016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5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习题作业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数学练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五年级数学同步练习之循环小数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复习要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广角模拟同步练习:2015
秋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2015年
2015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常考知识点(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试卷(2015-2016上学期)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