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2
收藏
起消极影响的解题思维定势浅析解题思维定势具体地说是指已习得的知识而造成对当前学习活动的倾向性,它使学生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题。情境不变,定势能使学生提高解题速度;一 旦情境发生变化,思维定势不仅会阻碍学生采用新方法解题。还会大大影响解题的准确性,不利于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后者作一浅析。
一、貌似神离缺乏比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超题量”的练习会使学生大脑皮层活动由兴奋转向抑制。实际上是由于平时习题的多而滥使学生疲惫不堪,只“吃”不“消化吸收”,由于反复多次做同一道题目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了思维定势。当碰到相似题目时,就会由于已形成的定势,不加思索、信手拣来。其结果必然差之千里,得出错误的答案。
要打破这种定势,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笔者认为采用对比的方法讲解效果较好,即将许多相似题目划为一组,比较、分析和综合。
二、生搬硬套思维障碍 在记忆和思维过程中,新学的知识往往会干扰旧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习惯采用最新接受的知识去解题,从表面看,似乎教学目的已经达到。其实不然,生搬硬套的做法会造成心理定势,严重阻碍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高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教学中,我曾发现了这样一个典型事例。在讲完“基因的分离规律”后布置了这样一道题:“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女孩,那么他们再生一个白化病女儿的概率是多少?”。究其原因,是由于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了强烈的兴奋点,掩盖了原白化病知识在头脑中的记忆印迹,产生负诱导,形成思维定势,影响了解题准确性。
三、表象迷惑影响思维 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间接性和概括性。要间接地概括事物的一般特性,就必须首先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实质,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如被虚假的表象所左右,则会影响思维,甚至形成思维定势。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陷入命题者设计的情境“圈套”中不能自拔,最后得出错误的推理结论。
请看下面一道题:
“遇到危险时,家鸡会发出拉长的‘喀’声,家鸽会发出哼鸣的单声,野兔则用后足敲打地面发出‘噔噔’响声。决定这些不同‘报警’行为的是?A、应激性B、特异性C、遗传性D、变异性”。这道题大多数学生选A,正确答案应为C。
四、囫囵吞枣知觉错误 目前由于我省高考不考生物,受这一“大气候”的影响,学生平时没有认真理解基础知识,吃不透生物教材,所以对生物知识的接受可谓囫囵吞枣,从而导致了学生知觉上的片面性和错误。这种知觉上的错误如形成知觉定势、其消极影响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如我在讲完“遗传的基本规律”后,在单元测验中出了这样一道题:“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是(),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 B、DNA分子双链解开,等位基因分离 C、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等位基因分离 D、F1不出现性状分离,F2中出现性状分离。”高二(3)班共有54人;居然有23人选A,8人选B,11人选D,总错误率高达77.8%,其中不乏高考科目总分前15名者。(在生物“高考时代”,此题的总错误率在20%左右),分析其原因是学生平时很少复习已讲内容,只在考前突击一下,仅凭囫囵印象去解题,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看成是“基因分离规律”内容。如果这些错误在头脑中根深蒂固,即形成知觉定势,那么问题就不单纯是对解题的消极影响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应告诉他们“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要想成为跨世纪的优秀人才,切不可轻视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等等。还应尽力帮助他们消除这些错误的记忆及其消极影响,发展智力,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016年七年级上册寒假生活指导答案:数学(二次根式)
2016年快乐寒假六年级数学作业答案
北师大版:五下《分数乘法(一)》教学反思
北京版六下《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学科循环听课活动总结
2016年寒假接力棒: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北京版六下《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教学策略
北京版:六年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北京版:六年数学下册《按比分配》教学反思
北京版五年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2016年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一册期末复习计划
北京版六下《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教学反思
2016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解答题)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北京版五下《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评课材料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卷
北京版:六下《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教学设计
北京版:六下《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2016年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北京版:五下《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评课稿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讨会听课总结
北京版六年数学下册《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教学反思
北京版五下《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2016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卷
北京版五下《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评课稿
北京版五下:《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