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科数学试题整理_题型归纳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高三理科数学试题整理
首页>学习园地>题型归纳>高三理科数学试题整理

高三理科数学试题整理

2016-06-02 收藏

【摘要】:进入了高三的学习,便进入了紧张的阶段了,大家一定要提起精神,努力学习,冲刺高考。接下来查字典数学网的小编为大家总结了高三理科数学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数学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集合A={1,2,3},集合B={},那么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一映射的个数共( )

A.3B.6C.9D.18

2.过点A(-1,2)作直线,若直线在两条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满足条件的直线有( )

A.1条B.2条C.3条D.4条

3已知函数( )

A.B.-C.3D.-3

4.将棱长为1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球,则该球的体积为( )

A.B.C.D.

5.条件,则 p是 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理)若是纯虚数,则的值为( )

A.B.

C.D.

(文)的值为( )

A.4B.-2C.2D.-4

7.给定两个向量平行,则x的值等于

A.B.C.1D.2

8.在等比数列{an}中,若a3,a9是方程3x2-11x+9=0的两根,则a6的值是 ( )

A.3 B.3 C.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的展开式的第5项是常数项,则自然数n的值为()

A、6 B、10 C、 12 D、15

10.已知直线切于点(1,3),则b的值为( )

A.3B.-3C.5D.-5

11.设两个独立事件A和B都不发生的概率为,A发生B不发生的概率与B发生A不发生的概率相同,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是

A. B. C. D.,过点作直线与椭圆相交,被椭圆截得的最短的线段MN长为,的周长为20,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把一个函数图像按向量平移后,得到的图象的表达式为,

则原函数的解析式为 .

14.从8盆不同的鲜花中选出4盆摆成一排,其中甲、乙两盆不同时展出的摆法种数为 .

14若x,y 满足 则z=x+2y的最大值为

16.如图,矩形ABCD中,DC=,AD=1,在DC上截取DE=1, 将△ADE沿AE翻折到D1点,点D1在平面ABC上的射影落在AC上时,二面角D1—AE—B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 .

三、解答题(17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设锐角ABC中,.

(1)求A的大小;

(2)求取最大值时,B的大小;

18.(本小题满分12分)

(理科):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有6道选择题和2道判断题放在一起供抽取,每支代表队要抽3次,每次只抽一道题回答.

(1)不放回的抽取试题,求只在第三次抽到判断题的概率;

的概率分布及的期望

(文科) 从4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选3人参加演讲比赛.

(1) 求所选3人都是男生的概率;

(2)求所选3人中恰有1名女生的概率;

.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三棱锥P—ABC中,△ABC是正三角形,

∠PCA=90°,D为PA的中点,二面角P—AC

—B为120°,PC = 2,AB.

(Ⅰ)求证:AC⊥BD;

(Ⅱ)求BD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为等差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为数列的前项和,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

21. (本小题12分)设x、y∈R,, 为直角坐标平面内x,y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若向量=x+(y+) ,=x+(y-) ,且||+||= 4

求点M(x,y)的轨迹C的方程;

过点(0,1)作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设=+.?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四边形OAPB是矩形?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22(本小题12分)(理科)已知.

(1)若的定义域为, 求值域;

(2)在区间上是不是单调函数?证明你的结论;

(3)设,若对于在集合中的每一个值,在区间上恰有两个不同的值与之对应,求集合.

(文科).已知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

(1)求实数a的值所组成的集合A.

(2)设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非零实根为、,试问: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高三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BDCD理文CCCADBBB二、填空题

13. 14.1320 15.7 16.

三、解答题

17.解:(1)∵2sin2A-cos2A=2 ∴cos2A=- ∴A= …………(4分)

(2)y=2sin2B+sin(2B+)=1+sin(2B-) …………(6分)

∵0 ∴当2B-=即B=时,=2 …………(10分)

18.(文) (I) 解: 所选3人都是男生的概率为 ………………6分

(II) 解:所选3人中恰有1名女生的概率为

………………………………12分

(理)(1)若不放回抽取三道试题有种方法,只在第三次抽到判断题有·种方法。则只在第三次抽到判断题的概率.………………………………4分

(2)若有放回的抽取试题,每次抽取的判断题概率为,且相互独立。所以在三次抽取中抽到判断题的个数的概率分布为:

………………………8分

0123P…………………………………………12分

19. 解(Ⅰ)取AC中点E,连DE、BE,则DE∥PC,PC⊥AC∴DE⊥AC ……2分

又△ABC是正三角形 ∴BE⊥AC ∴AC⊥平面DEB

又BD平面BED

∴AC⊥BD ……5分

(Ⅱ)由(Ⅰ)中知DE⊥AC,BE⊥AC

∴∠DEB是二面角P—AC—B的平面角 ∴∠DEB=120°

又AB= 其中线 BE=

∵AC⊥平面BDE,AC平面ABC

∴平面ABC⊥平面BDE且交线为BE, ……7分

过D作平面ABC的垂线DF,垂足F必在直线BE上 又∠DEB=120°,

∴设F在BE延长线上,则∠DBE即为BD与底面ABC所成的角 ……9分

又△DEB中 ∴BD=

由正弦定理: ∴

即BD与底面AB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12分

20.(1)解:……… an = n-3

(2)

设 可证为等差数列

21、解:(1)法一:∵=x+(y+) ,=x +(y-)

且||+||=4,∴点M(x,y)到两个定点F1(0,-),

F2(0,)的距离之和为4

∴轨迹C为以F1、F2为焦点的椭圆,方程为+x2=1 (4分)

(2)∵l过y轴上的点(0,1),若直线l是y轴,则A、B两点是椭圆的顶点

∵=+=?

∴P与O重合,与四边形OAPB是矩形矛盾 (5分)

∴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l的方程为y=kx+1,A(x1,y1),B(x2,y2)

由 消去y得(4+k2)x2+2kx-3=0

此时Δ=(2k)2-4(4+k2)(-3)0恒成立

且x1+x2= -,x1x2= - (7分)

∵=+

∴四边形OAPB是平行四边形

若存在直线l,使得四边形OAPB是矩形

则OA⊥OB,即·=0

∵=(x1,y1), =(x2,y2)

∴·=x1x2+y1y2=0 (9分)

即(1+k2)x1x2+k(x1+x2)+1=0,也即

(1+k2)·(-)+k·(-)+1=0

即k2=,解得k=±

∴存在直线l: y=±x+1,使得四边形OAPB是矩形 (12分)

22.(本小题12分)

(理科)(1)解:–2,

所以,值域为……………………………………3分

(2)在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

证法一:

设,可知:当时,,所以,单调递增;当时,,所以,单调递减。所以,在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7分

证法二:∵ , 且,

∴ 在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

(3)解:列表如下:

函数值变化综上可知,.…………….12分

(文科)(1) 上是增函数

恒成立,恒成立.

且只有当,

以及当………………5分

(2)由

的两实根.

从而

要使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

当且仅当恒成立.

即对任意恒成立.

则有

存在m,其范围为…………………….12分

……………10分

高三数学试题

【总结】:高三理科数学试题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学习的内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