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1
收藏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小编准备了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专项训练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设D、E、F分别是△ABC的三边BC、CA、AB上的点,且DC=2BD,CE=2EA,AF=2FB,则AD+BE+CF与BC
()
A.反向平行 B.同向平行
C.互相垂直 D.既不平行也不垂直
解析:由题意,得DC=DA+AC,BD=BA+AD.
又DC=2BD,所以DA+AC=2(BA+AD).
所以AD=13AC+23AB.
同理,得BE=13BC+23BA,CF=13CA+23CB.
将以上三式相加,得AD+BE+CF=-13BC.
答案:A
2.设P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BC+BA=2BP,则
()
A.PA+PB=0 B.PC+PA=0
C.PB+PC=0 D.PA+PB+PC=0
解析:如图,根据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有BC+BA=2BPP是AC的中点,故PA+PC=0.
答案:B
3.已知向量a,b不共线,c=ka+b(kR),d=a-b.如果c∥d,那么
()
A.k=1且c与d同向 B.k=1且c与d反向
C.k=-1且c与d同向 D.k=-1且c与d反向
解析:∵c∥d,c=d,
即ka+b=(a-b),
k==-1.
答案:D
4.在四边形ABCD中,AB=a+2b,BC=-4a-b,CD=-5a-3b,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是
()
A.矩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形 D.以上都不对
解析:由已知AD=AB+BC+CD=-8a-2b=2(-4a-b)=2BC.AD∥BC,又AB与CD不平行,四边形ABCD是梯形.
答案:C
5.化简:AB+DA+CD=________.
解析:CD+DA+AB=CB.
答案:CB
6.设a与b是两个不共线向量,且向量a+b与2a-b共线,则=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a+b=k(2a-b),则有:1=2k,=-k,
k=12,=-12.
答案:-12
7.(2013江苏苏州一模)如图,在△ABC中,点O是B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AC于不同的两点M、N,若AB=mAM,AC=nAN,则m+n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如图,连结AO,则AO=12(AB+AC)=m2AM+n2AN,
∵M、O、N三点共线,m2+n2=1,
m+n=2.
答案:2
8.若a,b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a与b起点相同,则当t为何值时,a,tb,13(a+b)三向量的终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设OA=a,OB=tb,OC=13(a+b),
AC=OC-OA=-23a+13b,AB=OB-OA=tb-a.
要使A、B、C三点共线,只需AC=AB.
即-23a+13b=tb-a.
有-23=-,13=t,=23,t=12.
当t=12时,三向量的终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9.在△ABC中,E、F分别为AC、AB的中点,BE与CF相交于G点,设AB=a,AC=b,试用a,b表示AG.
解:AG=AB+BG=AB+BE=AB+2(BA+BC)
=1-2AB+2(AC-AB)
=(1-)AB+2AC=(1-)a+2b.
又AG=AC+CG=AC+mCF=AC+m2(CA+CB)
=(1-m)AC+m2AB=m2a+(1-m)b,
1-=m21-m=2,解得=m=23,AG=13a+13b.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专项训练题,希望大家喜欢。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五大经典建议
2015年高三数学[人教版]各题型解法:数列问题
高考数学50天冲刺:命题预测与备考策略指导
高考数学技巧:善于寻找简便方法赢得时间
高考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题特点
数学复习注意“充分必要”条件
2015年高三数学[人教版]各题型解法:概率与统计
名师指点高考数学 重视并保持常规解题方法
数学辅导之三角函数:熟练解答三类基本题型
北京2015年新课程高考命题变化及对策之数学篇
抓住高考的脉络——学会学习,学会考试!
高三数学[人教版]各题型解法:怎样解数学综合题
2015年高三数学[人教版]各题型解法:三角函数
暑假高考数学备考建议:注重提高思维能力
2015高考数学:针对试卷题型制定复习攻略
高考数学50天冲刺: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备考2015年:如何祛除高三生数学备考心理障碍
2015年高考备考:数学高考总复习的基本原则
北京2015年数学新高考复习指导
2015年高三数学[人教版]各题型解法:解析几何
高考数学抓住开学阶段 就是赢得整个学期
2015高考第一轮各科复习指导:数学盯紧函数
高三数学[人教版]题型解法:函数与方程思想方法
高三数学[人教版]题型解法:高考中常用数学方法
高三数学[人教版]各题型解法:化归与转化思想
高考数学成绩提高两法宝:熟悉题型掌握方法
高考解题能力大突破:数学解题中的通性通法
2015年高考数学最有效的复习方法揭秘
最后大题数列和函数结合 高考数学试题预测
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倡导“多思少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