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31
收藏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4高二数学必修同步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目标函数z=4x+y,将其看成直线方程时,z的几何意义是()
A.该直线的截距
B.该直线的纵截距
C.该直线的横截距
D.该直线的纵截距的相反数
解析:选B.把z=4x+y变形为y=-4x+z,则此方程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所以z为该直线的纵截距.
2.若x0,y0,且x+y1,则z=x-y的最大值为()
A.-1 B.1
C.2 D.-2
答案:B
3.若实数x、y满足x+y-20,x4,y5,则s=x+y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可行域如图所示,
作直线y=-x,当平移直线y=-x
至点A处时,s=x+y取得最大值,即smax=4+5=9.
答案:9
4.已知实数x、y满足y-2x.x3
(1)求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
(2)若目标函数为z=x-2y,求z的最小值.
解:画出满足不等式组的可行域如图所示:
(1)易求点A、B的坐标为:A(3,6),B(3,-6),
所以三角形OAB的面积为:
S△OAB=12123=18.
(2)目标函数化为:y=12x-z2,画直线y=12x及其平行线,当此直线经过A时,-z2的值最大,z的值最小,易求A 点坐标为(3,6),所以,z的最小值为3-26=-9.
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4高二数学必修同步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优秀教案
第二课时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三、角的初步认识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6课时1~5的乘法口诀练习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之《二(上)5.1观察物体》推荐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5课时乘加乘减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一课文的教案精品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二)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
第三课时小学数学二上优秀教案《镜面对称》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一)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网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4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3课时5的乘法口诀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精品
观察物体之“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实录与评析教案
直角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6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6的乘法口诀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观察物体《镜面对称》教案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7课时6的乘法口诀教案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优秀教案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二年数学上:《第五单元-观察物体》设计及教学实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