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31
收藏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4高二数学必修同步训练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从A处望B处的仰角为,从B处望A处的俯角为,则与的关系为()
A. B.=
C. D.+=90
答案 B
2.设甲、乙两楼相距20 m,从乙楼底望甲楼顶的仰角为60,从甲楼顶望乙楼顶的俯角为30,则甲、乙两楼的高分别是()
A.203 m,4033 m
B.103 m,20 3 m
C.10(3-2) m,203 m
D.1523 m,2033 m
答案 A
解析 h甲=20tan 60=203(m).
h乙=20tan 60-20tan 30=4033(m).
3.如图,为测一树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A、B两点,从A、B两点分别测得望树尖的仰角为30,45,且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0 m,则树的高度为()
A.30+303 m B.30+153m
C.15+303m D.15+33m
答案 A
解析 在△PAB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60sin45-30=PBsin 30,
PB=6012sin 15=30sin 15,
h=PBsin 45=(30+303)m.
4.从高出海平面h米的小岛看正东方向有一只船俯角为30,看正南方向一只船俯角为45,则此时两船间的距离为()
A.2h米 B.2h米
C.3h米 D.22h米
答案 A
解析 如图所示,
BC=3h,AC=h,
AB=3h2+h2=2h.
5.在某个位置测得某山峰仰角为,对着山峰在平行地面上前进600 m后测仰角为原来的2倍,继续在平行地面上前进2003 m后,测得山峰的仰角为原来的4倍,则该山峰的高度是()
A.200 m B.300 m
C.400 m D.1003 m
答案 B
解析 如图所示,600sin 2=2003sin 4,
cos 2=32,=15,
h=2003sin 4=300 (m).
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4高二数学必修同步训练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
高二数学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
高二数学综合法和分析法2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2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1
“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高二数学椭圆几何性质
高二数学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
高二数学面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高二数学正态分布
高二数学椭园及其标准方程
高二数学正弦定理及应用
高二数学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高二数学综合法和分析法1
高二数学曲线与方程1
高二数学最大值与最小值
高二数学推理与证明复习小结
高二数学联合竞赛一试试卷
高二数学类比推理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高二数学椭圆的定义课件
高二数学排列与排列数公式2
高二数学直线与圆问题研究课件
高二数学曲线与方程2
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2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2
高二数学条件概率
高二数学两个基本计数原理2
高二数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高二数学曲线的轨迹方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