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4
收藏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能力目标: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德育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重点与难点
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四、单元教法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五、分课时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二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第三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四课时:
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分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估量物体的长度。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用厘米量较短的物体。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线段的概念。
七、注意的问题
因为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究过争购减起来的,因此,在教学是应该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望。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期末综合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6年16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联考试卷
2015-2016学年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质检试卷(上学期)
20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苏教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2015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终试卷:小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苏教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计算题
2015-201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练习(国标本)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期末综合试卷
2015学年小学五年级数学秋季学期期末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末测试卷
20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联考试卷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2015
2015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新北师大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2015)
2015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卷(苏教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2016年含答案)
2015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水平能力测试卷
小学五年级数学秋季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2015年秋季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质监试卷
2015年级沪教版数学上学期五期末试题
2015-2016学年五年级数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自我达标检测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