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7
收藏
高中阶段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对每个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下文为大家准备了高二文科数学下册单元模拟测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1.抛物线 的焦点 的坐标是( )
A、 B、 C、 D、
2.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椭圆的焦距与短轴长之比为( )
A. B. C.3 D.
3.已知双曲线 ﹣ =1(a>0,b>0)的离心率为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2x B.y=± x C.y=± x D.y=± x
4.已知函数 在 处的导数为1,则 =( )
A.3 B. C. D.
5.若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 ,则点 的一个坐 标是( )
A. B. C. D.
6.设圆 的圆心为 , 是圆内一定点, 为圆周上任一点.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与 的连线交于点 ,则 的轨迹方程为( )
A. B. [来源:Z.X.X.K]
C. D.
7.已知P为抛物线y2=4x上一个动点,Q为圆x2+(y﹣4)2=1上一个动点,那么点P到点Q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的准线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8.过点 的直线 与椭圆 交于 两点,设线段 的中点为P,若直 线 的斜率为 ,直线OP的斜率为 ,则 等于( )
(A)-2 (B)2 (C) (D)
9.已知点F1,F2分别是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过F1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若△ABF2是锐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设函数 在 上的导函数为 ,且 .下面的不等式在 上恒成立的是( )
A. B. C. D.
11.已知定义在 上的奇函数 ,其导函数为 ,对任意正实数 满足 ,若 ,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
A. B.
C. D.
12.函数 是定义在 上的单调函数 ,且对定义域内的任意 ,均有 ,则 (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点 是椭圆 上的一点, 、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 ,则 _______________.
14.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 ,过点 且倾斜角为 的直线 与 抛物线 在第一、四象限分别交于 两点,则 .
15.已知 ,若至少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 成立,a的范围为 .
16.设函数 有且仅有两个极值点 ,则实数 的求值范围是 .
2015-2016学年于都县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文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共70分)
17.(10分)求下列各曲线的标准方程
(1)实轴长为12,离心率为 ,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2)抛物线的焦点是双曲线 的左顶点.
18.(12分)设命题p:方程 + =1表示双曲线;命题q:∃x0∈R,x02+2mx0+2﹣m=0
(1) 若命题p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 若命题q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3) 求使“p∨q”为假命题的实数m的取值范围.
19.(12分)已知椭圆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过 作垂直于 轴的直线 交椭圆 于 两点,且满足 .
(Ⅰ)求椭圆 的离心率;
(Ⅱ)过 作斜率为 的直线 交 于 两点. 为坐标原点,若 的面积为 ,求椭圆 的方程.
20.(12分)已知函数 在x=1处有极值10.
(1)求a、b的值;
(2)求 的单调区间;
(3)求 在[0,4]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1.(12分)设A、B分别为双曲线 的左右顶点,双曲线的实轴长为 ,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已知直线 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M、N两点,且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存在点D,使 ,求t的值及点D的坐标.
22.(12分)已知函数f =xlnx, (a为实数)
(1)求f 的单调增区间;
(2)求函数f 在区间[t,t+1](t>0)上的最小值h(t);
(3)若对任意x [ ,e],都有g(x)≥2exf(x)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文科)
1-5 DDDBC 6-10 BCDDA 11-12 CB
13. 14.3 15. 16.
17.(1)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由已知, ,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2)由已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其左顶点为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其焦点坐标为 ,
则 即 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18.(Ⅰ)当命题p为真命题时,方程 + =1表示双曲线,
∴(1﹣2m)(m+2)<0,解得m<﹣2,或m>,
∴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m|m<﹣2,或m>}; …(4分)
(Ⅱ)当命题q为真命题时,方程x02+2mx0+2﹣m=0有解,
∴△=4m2﹣4(2﹣m)≥0,解得m≤﹣2,或≥1;
∴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2,或≥1};…(6分)
(Ⅲ)当“p∨q”为假命题时,p,q都是假命题,
∴ ,解得﹣2
19.(Ⅰ)法一:由椭圆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求得 ,然后在直角 中,由勾股定理得到 的关系式,从而求得离心率;法二:把 点横坐标代入椭圆求得 ,再由椭圆的定义得到 的关系式,进而求得离心率;(Ⅱ)设直线 为 ,联立椭圆方程,设 ,由韦达定理与弦长公式得到 的面积关系求出 值,得到椭圆方程.
试题解析:(Ⅰ)法一:由 , ,
解得 ,
直角 中,由勾股定理得 ,∴ .
法二: 点横坐标为 ,代入椭圆得 ,
解得 ,∴ .
,∴ ,∴ .
(Ⅱ)椭圆方程化为 ,直线 为: ,联立可得 ,…6分
设 ,则 ,得 .
的面积为:
,
∴ ,∴椭圆 的方程为 .
20.(1)由 ,得a=4或a=-3
(经检验符合)
(2) ,
由 得 列表分析得:
f(x)在 上单调递增, 上单调递减。
(3)由(2)知: f(x)在(0,1)上单调递减,(1,4)上单调递增,
又因为f(0)=16,f(1)=10,f(4)=100,所以f(x)的最大值为1 00,最小值为10.
21.(1)由实轴长为 ,得 ,
渐近线方程为 x,即bx﹣2 y=0,∵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
∴ ,又c2=b2+a2,∴b2=3,∴双曲线方程为: ;
(2)设M(x1,y1),N(x2,y2),D(x0,y0),则x1+x2=tx0,y1+y2=ty0,
由 ,
∴y1+y2= ﹣4=12,
∴ ,解得 ,∴t=4,∴ ,t=4.
22.(1)函数f(x)=xlnx的定义域为(0,+∞),
令f′(x)=lnx+1>0,解得,x>;故f(x)的单调增区间为( ,+∞);
(2)由(1)知,f(x)在(0, )上是减函数,( ,+∞)上是增函数;
①当0
②
故h(t)=f(t)=tlnt;故h(t)= ;
(3)∵g(x)=(﹣x2+ax﹣3)ex,f(x)=xlnx,
∴g(x)≥2exf(x)可化为(﹣x2+ax﹣3)ex≥2ex(xlnx) ,
即﹣x2+ax﹣3≥2xlnx,即a≥x+ +2lnx对任意x∈[ ,e]都成立,
令h(x)=x+ +2lnx,则h′(x)=1﹣ + = ,
故h(x)在[ ,1)上是减函数,在(1,e]上是增函数;
而h( )= +3e﹣2,h(e)=e+ +2,
h(e)﹣h( )=(e+ +2)﹣( +3e﹣2)=4﹣2e+<0,
故hmax(x)=h( )= +3e﹣2,故a≥ +3e﹣2;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3e﹣2,+∞)
欢迎大家阅读高二文科数学下册单元模拟测试题,一定要细细品味哦,一起加油吧。
用方程解决问题(2)--打折销售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多边形内角和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之商品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八年级数学教案:提公因式法
八年级数学教案:四边形级
《全等三角形》复习说课稿
有理数复习导学案⑴
八年级数学教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复习三角形全等与相似公开课反思
《第十二章 轴对称》复习案
《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教学反思
有理数复习导学案--有理数的运算
等腰梯形的判定的说课稿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说课稿
因式分解复习教案
《用方程解决问题》复习教案及练习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 教学设计
《整式的加减》案例与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说课稿
等式的性质导学案
《分式》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次函数复习课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课例)
《乘法公式(1)》说课稿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复习课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