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7
收藏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可以说人类的每一次重大进步背后都是数学在后面强有力的支撑。小编准备了高二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填空题
1、直线 的倾斜角是 。
2、过点A(2,3)且与直线 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3、直线mx+2y+3m2=0过定点的坐标是 。
4、 是 的 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
5、空间两点 间的距离为 = 。
6、抛物线 的焦点坐标是 。
7、若椭圆 的焦距为2,则m的值是 。
8、直线 与直线 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 。
9、圆心为 且与直线 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
10、过抛物线 的焦点F作直线交抛物线于 ,则 = 。
11、双曲线 的两条渐近线所成的锐角为______________。
12、若 ,使得 恒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3、若直线 与圆 相交于P、Q两点,且POQ=120,
(其中O为原点),则k的值为______________。
14、如图,点 为圆 上的一点,点 为
轴上的两点, 是以点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直线
交圆于 两点,直线 交 轴于点 ,则
的值为 。
二、解答题
15、命题p: ,命题q: 恒成立。若 为真命题, 为假命题,求a的取值范围。
16、直线 是三角形中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若点A(-4,2),B(3,1)。
(1)求点A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D的坐标;
(2)求点C的坐标;
(3)求三角形ABC的高CE所在的直线方程。
17、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O是坐标原点, ,圆 是 的外接圆,过点(2,6)的直线为 。
(1)求圆 的方程;
(2)若 与圆相切,求切线方程;
(3)若 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 ,求直线 的方程。
18、已知抛物线 与直线 相交于A、B两点。
(1)求证 : ; (2)当 的面积为 时,求 的值。
19、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轴上, 分别为左、右焦点,双曲线的右支上有一点 , ,且 的面积为 ,又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求该双曲线的方程。
20、从椭圆 (a﹥b0)上一点M向x轴作垂线恰好通过椭圆的左焦点 ,且它的长轴端点A及短轴端点B的连线AB平行于OM,又Q是椭圆上任一点,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求 的范围;
(3)、当时,延长 与椭圆交于另一点P,若⊿ 的面积为20 ,
求椭圆方程。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角》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三角形》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几和第几》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三单元《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除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的教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找规律》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整理与复习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的教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认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左、右”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十一单元《认识小数》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升和毫升》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千米和吨》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