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7
收藏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可以说人类的每一次重大进步背后都是数学在后面强有力的支撑。小编准备了高二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填空题
1、直线 的倾斜角是 。
2、过点A(2,3)且与直线 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3、直线mx+2y+3m2=0过定点的坐标是 。
4、 是 的 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
5、空间两点 间的距离为 = 。
6、抛物线 的焦点坐标是 。
7、若椭圆 的焦距为2,则m的值是 。
8、直线 与直线 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 。
9、圆心为 且与直线 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
10、过抛物线 的焦点F作直线交抛物线于 ,则 = 。
11、双曲线 的两条渐近线所成的锐角为______________。
12、若 ,使得 恒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3、若直线 与圆 相交于P、Q两点,且POQ=120,
(其中O为原点),则k的值为______________。
14、如图,点 为圆 上的一点,点 为
轴上的两点, 是以点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直线
交圆于 两点,直线 交 轴于点 ,则
的值为 。
二、解答题
15、命题p: ,命题q: 恒成立。若 为真命题, 为假命题,求a的取值范围。
16、直线 是三角形中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若点A(-4,2),B(3,1)。
(1)求点A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D的坐标;
(2)求点C的坐标;
(3)求三角形ABC的高CE所在的直线方程。
17、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O是坐标原点, ,圆 是 的外接圆,过点(2,6)的直线为 。
(1)求圆 的方程;
(2)若 与圆相切,求切线方程;
(3)若 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 ,求直线 的方程。
18、已知抛物线 与直线 相交于A、B两点。
(1)求证 : ; (2)当 的面积为 时,求 的值。
19、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轴上, 分别为左、右焦点,双曲线的右支上有一点 , ,且 的面积为 ,又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求该双曲线的方程。
20、从椭圆 (a﹥b0)上一点M向x轴作垂线恰好通过椭圆的左焦点 ,且它的长轴端点A及短轴端点B的连线AB平行于OM,又Q是椭圆上任一点,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求 的范围;
(3)、当时,延长 与椭圆交于另一点P,若⊿ 的面积为20 ,
求椭圆方程。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希望大家喜欢。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二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题型归纳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角函数16
和角公式(3节)
棱柱和棱锥(一)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第31课时B
抽样方法(1)
三角函数14
三角函数12
高二数学之高一结业考试试题A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第二课时
不等式解法小结与复习
两直线所成的角(夹角)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第31课时
棱柱和棱锥(三)
分步计数原理和分类计数原理
三角函数13
倍角公式与半角公式复习
三角函数8
棱柱和棱锥(四)
三角函数9
求平面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
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
空间图形在平面内的表示方法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教案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求较复杂的曲线方程
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
棱柱的概念和性质
三角函数17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与数乘运算
高二数学回归分析(教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