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7
收藏
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调研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
1.0是0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双曲线 的实轴长是
(A)2 (B) (C) 4 (D) 4
3.若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u=(-2, 3,-5),v=(3,-1, 4),则().
A.∥ B.
C.、相交但不垂直 D.以上均不正确
4 .已知a=(2,-1,3),b=(-1,4,-2),c=(7,5,),若a、b、c三向量共面,则实数等于()
A.627 B.637 C.647 D.657
5. 曲线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B.
C. D.
6.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ABCD的中心,E、F分别是CC1、AD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OE和F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105 B.155
C.45 D.23
7.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M,N分别为A1B和AC上的点,A1M=AN=2a3,则MN与平面BB1C1C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不能确定
8.已知A、B、M三点不共线,对于平面ABM外任一点O,若OB+OM=3OP-OA,则点P与A、B、M()
A.共面 B.共线
C.不共面 D.不确定
9.二面角-l-为60,A、B是棱l上的两点,AC、BD分别在半平面、内,ACl,BDl,且AB=AC=a,BD=2a,则CD的长为()
A.2a B.5 C.a D.3a
10.已知双曲线 (a0)的右焦点为F,若过点F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1,2) B. (1,2) C. D.(2,+)
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
11,函数y=sin2x-con2x的导数为
12.ABCDA1B1C1D1为平行六面体,设AB=a,AD=b ,AA1=c,
E、F分别是AD1、BD的中点,则EF= .
(用向量a b c表示)
13.曲线 y=x2-1与 y=3-x3在x=x0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x0=___
14.函数f(x)=xln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15.已知抛物线 的准线为 ,过 且斜率为 的
直线与 相交于点 ,与 的一个交点为 .若 ,则 .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体(容)积重量
怎样学好初中数学 提高课堂效率
2012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段考试题(附答案)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9课有理数混合运算(2)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6课有理数乘方(1)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5课有理数乘除法(3)
2012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2012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有理数第一课比0小的数(2)
2012年七年级上期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利润与折扣问题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2课有理数加减法(4)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1课有理数加减法(3)
怎样学好初中数学 提高学习成效
怎样学好初中数学 课后学习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变化(1)习题(苏科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追及问题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9课有理数加减法(1)
2012年秋季学期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带答案)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5课绝对值与相反数(1)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3课有理数乘除法(1)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7课绝对值与相反数(3)
2012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段考测试卷
人大附中2005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6课绝对值与相反数(2)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3课时数轴(1)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8课有理数混合运算(1)
2012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有理数第一课比0小的数(1)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相遇问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