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6
收藏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1.B 2.C 3.B 4.D 5.A 6.B 7.B 8.B 9.D 10.C
提示:9.
10. 则 然后用线性规划解出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
11.3 12.1 13. 14. 15.
提示:14.假设M
再平方得:
15.设切点坐标 ,由题意得
三、解答题
16.(13分)
解:(1) 2分 4分
6分
8分
(2)由(1)知若
11分
解得-27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27,5)13分
17.(13分)
解(1)
6分
(2) 10分
13分
18.(13分)
解:(1)分别令n=1,2,3得
∵ , , , .3分
4分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 5分
6分
8分
10分
11分
12分
由(1)(2)可得 13分
19.(12分)
解:(1) 1分
据题意知1、3是方程 3分
5分
(2)由题意知,当
7分
9分
11分
∵ , , 12分
20.(12分)
解:(1) 1分
2分
4分
5分
解法一:
(2)
6分
7分
8分
9分
11分
12分
解法二:
解:∵ 在 上的最小值为 ,
对任意 ,不等式 恒成立。
即 恒成立
而
当且仅当 即 时取等号:
的范围为
重庆开县实验中学2014级高二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答案就为大家整理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2)
因式分解法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
用列举法求概率(4)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⑴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4)
三角形相似判定(AA)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⑴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1)
投影课件
用列举法求概率(1)课件
浙教版二次函数的图象(2)
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
一元二次方程(1)课件
一元二次方程(1)课件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问题)
用列举法求概率(1)课件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北师版]
相似三角形判定举例
因式分解法(1)
图形的旋转(2)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2)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
初三数学实践与探索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
视图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