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4
收藏
妙招让你总复习效率三级跳
现在高三数学复习经常是大量、反复做题,开始一段时间效果明显,以后就不那么明显了(俗称高原现象)。学数学不做相当数量的习题是肯定不行的,但是,不讲究方法到最后很难取得满意的成绩。高三数学复习如何稳步提高?以下一些巧妙招数供你参考。
一、夯实基础稳步提高
第一轮复习时先做一些基础题,主要用于检验对知识点和常见的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复习基本概念、掌握相关定义、归纳基础知识、活用公式定理。掌握复习的主动权。
1、先苦后甜,夯实基础解题前不要复习相关内容,独立做习题,让问题充分暴露,再有针对性复习。
例1:A={x2-3x+2=0},B={x2-ax+4=0},若AB=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实践表明同学们常犯两个错误:忽视B=,即
例2:点P在抛物线(y-1)2=8x上,P到抛物线顶点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是。
设P(x,y),则x+2=x2+(y-1)2
有同学消去(y-1)2很快得到正确答案。有同学试图消去x则觉得做不下去;有同学根据抛物线定义得P为焦点(2,1)与顶点(0,1)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和抛物线交点,即x=1,y=122姨,简单的不要动笔。这里充分体现讲究算理的重要性。
3、考后满分,夯实基础每次考试不免要犯错误,有些同学对做错的题目,在评讲后只是改个答案,认为自己懂了,其实不然。建议对做错的试题,订正时要写出详细过程(包括某些客观题),以便真正搞懂。最好能找出思维受阻原因,并努力做到举一反三,掌握一类问题的解法。经过这样一番工作的考试才是高效益的,就像近视眼的人戴上眼镜,心明眼亮。必要时还要把做过的几套试卷加以比较,检查是否还犯同类错误,或检查以前做错的问题现在是否已经掌握。考后满分,不犯同类错误,你的基础就逐步扎实了。
二、注重通法追求特技
常规解法的优点是容易想到,缺点是运算量可能会大一些,有时甚至很难算到底,或即使历尽艰辛算出来,但耗时太多,成本太高。特殊解法优点是解题简捷,但技巧性强,一时难以想到,需要平时的积累。
1、在通法的基础上追求特技学数学不要仅追求解题数量,一道题解完后要再想想看还有哪些其它解法,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简单方法。在掌握通法的基础上追求特技,需要强调的是,不注重通法而刻意去追求所谓的简解、巧解,是舍本逐末,不值得提倡。
2、拓宽知识面要得到简单解法,就要拓宽知识面,能使自己站在较高的平台上,以更开阔的视野去看问题,常能得到优美简捷的解法。如2007年上海卷理科21题第(3)题,若熟悉点差法解中点弦问题,一看就知道斜率k不为0时,中点轨迹是直线,不满足条件,只要考虑k=0的情况。而点差法是书中没有明确提出,用标准答案的常规方法在高考的特定环境下很难解出。因此,复习时要在掌握通性通法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时才思敏捷,简单解法不期而遇。
高三数学复习如何稳步提高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数学复习指导栏目!
图案设计同步练习题:精选初二上册数学
三年级下册数学考试试卷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能力与测试
201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精选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应用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能力与测试(在线做)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复习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质量检测卷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能力与测试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能力与测试
2013年三年级下册趣味数学思维能力训练试题
201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卷
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相似三角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能力与测试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计算能力与测试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专项练习
2015-2016高考数学复习函数及其表示专题训练(含答案)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分一分与除法》试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题(2015-2016学年)
15-16学期八年级上册数学直角三角形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复习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卷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能力与测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卷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能力与测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能力与测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训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