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4
收藏
1.熟练掌握概念。只有在概念清楚的情况下,练习才是有效的,盲目搞题海战术,反而巩固了一些错误,克服起来更加困难。例如:
(1)下列函数中是幂函数的是()
A.y=-x2B.y=x2C.y=x3+1D.y=(x+1)2
(2)A={xx2﹤a,aR},B={x﹤2},若AB=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3)直线y=xsin+3的倾角范围是_____________
分析:在(1)中只要清楚幂函数的定义是一切形如y=xa(aR)的函数,所以只有B符合要求。在(2)中,AB=A,其中所以不能遗忘a0的情形,正确答案为。在(3)中必须明确斜率与倾角的关系,由于斜率范围是,所以倾角的范围是。
2.准确使用公式与性质。一般情况下公式与性质都有其使用条件的,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的练习才能够具有严谨性,才能起到巩固与提高的目的。高考命题中的许多陷阱常常是根据公式与性质的使用条件来设置的。例如:
(1)若函数f(x)的反函数为f-1(x)=x2(x0),则f(4)=.
(2)已知总体的各个体的值由小到大依次为2,3,3,7,a,b,12,13.7,18.3,20,且总体的中位数为10.5,若要使该总体的方差最小,则a、b的取值分别是.
(3)若数列{an}是首项为1,公比为a-32的无穷等比数列,且{an}各项的和为a,则a的值是()
A。1B。2C。12D。54
(4).在数列{an}中,Sn=n2+2n+1,则通项an=_____________.
分析:在(1)中,知道函数与反函数的关系就可以轻而易举获得答案,令f(4)=x,得f-1(x)=x2=4,而x0答案是2。在(2)中,很容易忽略经过原点的两条切线,同时又多考虑斜率为1的两条切线。在(3)中,既然有了数列的各项的和,说明这是一个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所以q的前提范围是,再根据其他条件求解。在(4)中,需要用到通项an与前n项的和Sn的关系公式an=Sn-Sn-1,但是这个公式成立的条件是n2,对于n=1需要单独考虑。
3.总结解题规律。经常有同学抱怨,题目做的不少,成绩就是不见提高,有的题型虽然练习过,可是到考试的时候就没了方向,非常郁闷,影响情绪。要想提高学习效果,必须从本质上理解知识、把握方法,形成能力,才能触类旁通,游刃有余。其中总结解题规律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例如:已知数列{an}的通项,求各数列的前项和Sn,,可以使用裂项重组、错位相减、裂项相消、分类讨论(奇偶分析)、逆序相加、数学归纳法等等。通过方法的归纳,比较全面地掌握求和的方法,形成了能力,得心应手。
4.关注数学思想方法。近几年高考数学命题,一直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这确是加强能力考查的有效途径,二期课改的理念也更加突出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如果我们能把握数学思想方法,就可以从本质上把握了数学,达到解一题会一类,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效果。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多,例如:
(1)已知函数f(x)=kx2+kx-1的图象在x轴的下方,试求实数k的范围
(2)若方程=a(x+2)有四个不等的实根,试求实数a的范围。
(3)建造一个容积为8m3。深为2m的长方体无盖水池,如果池底和池壁的造价每平方米分别为120元和80元,求水池的最低造价。
分析:在(1)中,由于x2的系数k没有给出范围,所以必须分k=0和k进行讨论,获得答案是-4,前者是常数函数问题,后者是二次函数问题,本题应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在(2)中,如果直接用方程的理论进行讨论,将非常复杂,若设y=,和y=a(x+2),然后作出它们的图象,根据两个图象有四个交点,可以立即直观的观察出a的范围是,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3)明显是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答案为1760元。
5.敢于挑战新题型。高考要求同学们能够在新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并且能够探究出与知识和能力相适应的新结论。这类问题屡见不鲜,需要我们从心理上接受,方法上把握。例如:
已知集合M是满足下列性质的函数f(x)的全体:存在非零常数T,对任意xR有f(x+T)=Tf(x)成立
(1)函数f(x)=x是否属于集合M?说明理由。
(2)设函数f(x)=ax(a﹥0且a1)的图象与y=x的图象有公共点,证明f(x)=axM
(3)若函数f(x)=sinkxM,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分析:这是新情景问题,没有成熟的模式套用,不仅考查常规的综合能力,而且考查在新情景下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题海战术在这里就鞭长莫及了。平时学习要深入思考,从本质上认清题目含义,构建解题思路与方法,并注意归纳总结,达到解一题会一类,触类旁通。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数学复习指导栏目!
2016六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之归总问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估算练习》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综合训练
2016小学数学常见题型植树问题常用公式
2016六年级下数学圆柱体积期末专项训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总结能力练习题
2016小学生经典数学趣味故事:约瑟夫问题与因式分解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训练题一
2016一年级数学日记50字:跳绳比赛
2016六年级数学读数规则基础知识点
2016六年级数学常考考点归纳之归一问题
2016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试卷(人教版)
2016二年级数学日记:美丽的平行四边形150字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训练题二
2016年六年级数学毕业复习题--空间与图形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验算》教案
2016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日记150字:吃早点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能力训练
2016小学六年级数学必备基础知识之计算
2016小学生趣味数学小故事:奇数和偶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笔算乘法复习课1》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填空题专项综合练习题2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 用一位数除三位数》教案
2016三年级数学小日记150字:巧数木头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选择专项训练题1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笔算乘法2》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填空题专项综合练习题1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选择专项能力训练题
2016小学生经典数学故事推荐:狐狸的诡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