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3
收藏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初一数学下学期学习的第三章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由一维到二维的过渡,同时它又是学习函数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更多内容请看下文初一第二学期数学第三章知识点:
一、目标与要求
1.解有序数对的应用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4.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5.坐标表示平移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二、重点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有序数对及平面内确定点的方法。
三、难点
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的点。
四、知识点、概念总结
1.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其中a表示横轴,b表示纵轴。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在任意的两点中,如果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纵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横轴。
(4)点到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到x轴的距离为|y|;点到y轴的距离为|x|;点到原点的距离为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开根号;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点
(1)关于x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横同纵反)
(2)关于y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横反纵同)
(3)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与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横纵皆反)
8.各象限内和坐标轴上的点和坐标的规律
第一象限:(+,+)正正
第二象限:(-,+)负正
第三象限:(-,-)负负
第四象限:(+,-)正负
x轴正方向:(+,0)
x轴负方向:(-,0)
y轴正方向:(0,+)
y轴负方向:(0,-)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
原点:(0,0)
注:以数对形式(x,y)表示的坐标系中的点(如2,-4),2是x轴坐标,-4是y轴坐标。
9.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10.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他公式
(1)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一一对应。
(2) 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
(3)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4)一点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即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横坐标相同。
(5)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
(6)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
(7)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这篇初一第二学期数学第三章知识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祝大家春节愉快!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乘法估算》评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评课稿最新推荐《认识时间》听课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人教版听课心得评课稿
小学数学公开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试题《找规律》word版可直接打印试用
《可能性》数学评课稿
提升生活经验 建构数学知识《认识直角》评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2
三上 24时记时法评课稿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数学教案《两个平面垂直》
善于学习 养成习惯有“数感”
数学教案《二次函数的图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期《可能性》教学评课稿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
数学教案《空间角》
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
小学数学第6册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评课稿啊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听课后有感及评课稿
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听课评课稿听后感
数学教案《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人教版评课稿
《找规律》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评课稿
数学公开课《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范文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锐角与钝角》评课稿
秀丽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数数》评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