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3
收藏
下面是小编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数学知识而整理的2014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
【知识点】
1. ▲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
2.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P3 例;P8 2题;P9 7题;P35 2(2);P35 3题
3.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4. 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5. 做直角三角形的高:两条直角边即是钝角三角形的高,只要做出斜边上的高即可。
6.
做钝角三角形的高:最长的边上的高只要向最长边引垂线即可,另外两条边上的高过边所对的顶点向该边的延长线做垂线。
7. 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8. 垂线段最短;
9.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10.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P7 例、练习1
11. 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2.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P17 4题
13. 平行线的判定。P15 例 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P15 练习;P17 7题;P36 8题。
14. 平行线的性质。P21 练习1,2;P23 6题
15. ★命题:如果+题设,那么+结论。P22练习1
16. 真、假命题P24 11题;P37 12题
17. 平移的性质P28归纳
由小编整理的2014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就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喜欢!
小学六年级数学十一册教材教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材教法
三年级数学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材教法
小学数学第一册数学学期教材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方程教材教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人教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八单元统计教材教法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教法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分数除法教材教法
小学数学知识概念公式汇总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教材教法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浅淡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之我所见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数学与生活
“做”在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册教材教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浅议质疑、激疑与解疑
数学课堂中的3个激趣法
数学教材教法试题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教法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教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教材教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圆》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的4个“要”和“忌”
小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