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2
收藏
第三册乘法
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书P47例2、例3 练习九5—10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乘法的含义,帮助学生了解相同数连加用乘法算式来表示更简便。
2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乘法算中各部分的名称的认识。
教学准备:彩球图、小鸭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
2+2+2= 3+3+3= 4+4= 5+5+5+5=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请一人口说答案。
2.让学生观察各个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教师:像这样几个相同数连加,我们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的新知识“乘法”。(教师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彩球图
依次出示3束气球圈,出示一束时,教师问:“一束有几个气球?”(5个)
再出示一束时,问:“有几个5?”(2个5)
当出示第三束时,问:“现在共有几个5?”(3个5)
“要求3束共有多少个气球?用加法和乘法分别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分2人一组进行讨论。
教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出示:(用加法算:5+5+5=15,用乘法算:5×3=15或3×5=15。)列完算式,让学生把乘法算式读一遍。
(2)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因数 因数 积 (边板书边跟老师齐读并牢记)
教学例3
出示小鸭图
指导学生看清图意,明确“求一共有几只小鸭?”
要求用两种方法求,指名一学生板演。
校对答案。
体会并小结:用乘法算式表示简便!
三.练习巩固
做一做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同桌校对。
2.练习九第5题
要求同桌小朋友合作完成:(1)两人各选1小题,独立完成。
(2)互说图表示的意思和算式的意义。
练习九第6题
写出乘法算式,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读出乘法算式。
3.练习九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并个别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文字题:(1)3个8相加,和是多少?
(2)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3)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多少?
要求,列出算式,不计算结果。
练习九第十一题
指导学生看清图意,以7×2为例解释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这样做?
四.作业:1 练习九第9、10题
2.《随堂练习》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下册《三视图》课后练习答案
高一数学教学设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数学教学计划参考2015
高一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计划
2015届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优秀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高职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优秀数学教学计划高一
工作计划: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总结
精编高一下学期数学《向量的加法》同步练习
历年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参考
高一数学优秀教学计划大全
职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高一)
高一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高一2016年数学教学计划优秀
上学期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16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参考及进度表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二)
高中职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学设计
高中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高一
高中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总结
2016学年度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优秀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职高)
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上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2015届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总结
高一数学教学设计:集合概念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