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技术上好《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上好《新...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运用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技术上好《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

2016-05-17 收藏

运用多媒体技术上好《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 由未来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从总体上看,它完全摒弃了传统教材中"应试教育"的内容,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教法学法以及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体现了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它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式--解释与应用"为其基本构架,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并不难,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我们是2000年秋季一年级才使用这套教材,实践的时间只有三个月,毫无经验可言,更谈不上科研报告,但通过学习其他先期试验的学校的经验,以及我们的初步体会,认为《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确实是一套很好的教材,值得使用。我们以后会用丰硕的果实来加以证明的。请编写委员会多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在这里,我们仅就我们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上好《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这一个侧面谈点作法。

1. 运用多媒体技术,活现教材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上每一个教学内容,几乎都是以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尽管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大都是学生熟悉的画面,但要六岁的儿童(我们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入学年龄只有六岁多一点)直接从课本的画面上"看懂"数学,似乎不太现实,加之辅助教学的挂图又没有(教师不可能自制所有的挂图),客观上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好在我们学校在2000年暑假期间建立校园网络系统,每个实验班都配备了两台34英寸的数码大彩电和两台电脑(教室一台上课用,办公室一台备课用)。教师在办公室的电脑上备好课,在教室里可以直接用于教学,而且一人备好课,其他人可以资源共享。为了让教材上的内容活现出来,我们就利用网络优势,把第一册上的全部内容进行扫描,编号,存入电脑中,然后根据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知识点的实际情况,对每一幅图进行分割与再组合,并适当加进一些从其它软件上下载来的视频文件,制作成一节节生动、活泼,有趣的课件,教学时用起来方便灵活,得心应手。它既依托了教材,又对某些内容进行了充实和重新组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 运用多媒体技术,变静为动

课本上的画面尽管形象得体,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它毕竟是静态的,它不可能再现事物的过程,而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就以"统计"这一节为例: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想通过"三小小孩的鱼比赛"和对"物品的分类"这两幅画面的展示,让学生会看诸如此类的象形统计表和统计图,并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统计"的知识。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呢?在备课时,我们就对扫描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制成课件。第一幅图: 屏幕先出现三位小朋友钓鱼比赛,一人作记录的情境,让学生看图说画意,激发学生思维,然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他们钓鱼的过程,让每个人的鱼一条一条地"跑"出来,最终形成一幅象形统计图的画面。非常生动,非常有趣。然后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三人"钓鱼",一人作记录,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每个小组表演一次。这样,学生不仅在情境中、在活动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还适时地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第二幅图,既有统计图,又有统计表,我们同样让死图变活,让图上的物品分类一件一件地出现在屏幕上,慢慢地形成象形统计表和统计图,再辅之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重点地方让它反复闪烁几次,以激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然后又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统计每人一周内得小红花的朵数,并制"统计表"和"统计图",教师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组,将其打在屏幕上。这既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进行了订正,又无形中激励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象这样静态的,枯燥的知识,用现代教学技术来教,就变得生动、有趣。这是传统教法中的挂图和板书所望尘莫及的。

3. 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分化难点。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上的知识点较多,而且显得有点散。每一个知识点,该让学生感知的,就应让学生感知到位,该让学生了解的就应让他们了解到位。这里就有一个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多媒体技术能帮助我们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还是新旧知识的连结点,况且教材把它与"8加几"和"7加几"等内容编排在一起,更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学习下面的内容,就会遇到阻碍。为了攻克这一重难点,我们除了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学习小组开展讨论外,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点:(1) 从其它的教学软件上下载关于"9加几"这一内容中有参考价值的视频文件(完全的动画),其中有"9只青蛙又跳来6只"的动画,有"9块正方体,加4块正方体"的动画,有"9根小棒加5根小棒"的动画等,我把这些视频文件进行适当剪辑,再重编在一起,在课前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2) 把课本上的图画扫描后也进行加工整理,并制成半动画课件,课堂上教师一边演示,学生一边动手摆小棒,使学生有更切身的感受;(3) 在此基础上,屏幕上再把"9加几"的整个思考过程一步一步地逞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这一知识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经过上述三个步骤的教学,教师在新旧知识的生长处,在学生思维容易受阻的关键处,巧妙设计,精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学生不仅对"凑十"法和"9加几"完全掌握了,而且对"几加9"也理解了,为下一步的教学扫清了道路。此外,还有"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动画解决了其中的"重叠"问题,使学生一目了然;"学看钟表"中的"几点不到"和"几点刚过"学生容易出错,我就用多媒体技术中放慢了的动态进行演示,其效果远胜于其他教师使用实物的效果。还有其它一些内容中的难点问题,几乎都能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解。?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多媒体信息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相应机能区,比单一媒体信息刺激引起的反应要强得多,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多媒体技术再好,也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只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而只能乱用和依赖多媒体技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关注教法和学法,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