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3
收藏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进行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
知识重点
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
对于计算器的使用,在教学中采用学生自己阅读计算器的说明书、自己操作练习来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开立方运算的方法,并让学生互相交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利用计算器不仅能给运算带来很大的方便,也给探求数量间的关系与变化带来方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能否通过阅读,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开立方运算的简单操作;能否利用计算器探究数量间的关系,从而寻找出数量的变化关系.
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运算,可以使学生学习的重点更好地集中到理解数学的本质上来,而估算也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运算能力,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笔算、计算器和估算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案例设计
《数一数》教学设计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及反思
《10的认识和组成》教学设计
《小数是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比高矮》教学设计
《比长短、高矮》教学设计
《十几减9的减法》教学设计
西师版《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案例与反思
《8和9的认识》教学设计
“5、4、3、2加几”的教学案例反思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
《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整理书包》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西师版数学《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5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
苏教版数学《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比高矮》教学设计及反思
《0的认识和有关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