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3
收藏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7页至第13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角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理解角的概念,学会角的表示方法.
(2)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角度计算.
2.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角的数学活动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增强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个角,会进行角度的换算是重点.
2.难点:角的表示、角度的换算是难点.
3.关键:学会观察图形是正确表示一个角的关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量角器、时钟、四棱锥.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观察时钟、四棱锥.
2.提出问题:
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棱锥相交的两条棱,都给我们什么样的平面图形的形象?请把它画出来.
学生活动:进行独立思考、画图,然后观看教师的演示过程.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一条射线OA绕端点O旋转到OB的位置,得到的平面图形──角.
3单元 整理与复习 PPT课件
4单元 整理与复习 PPT课件2
6 课时2 数和代数—小数
6 课时19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面的归类
4.3.3 用比例解决问题 PPT课件1
6 课时17 数学思考—逻辑推理(例7)
5 数学广角 PPT课件
3.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PPT课件3
6 课时20 图形—与面相关的计算
2.3 质数和合数 练习课PPT课件
2.2.3 3、5的倍数的特征 PPT课件
6 课时15 数学思考—找规律(例5)
4.3.3 用比例解决问题 PPT课件2
3.2.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
4单元 整理与复习 PPT课件1
4.3.1 比例尺 PPT课件
3.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PPT课件1
6 课时11 常见的量—名数的改写
6 课时14 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6 课时16 数学思考—组合问题(例6)
2.2.1 2、5的倍数的特征 PPT课件
6 课时7 数的运算—四则混合运算
6 课时22 图形与变换
2.1 因数和倍数 PPT课件1
2.2.2 3的倍数的特征 PPT课件
5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PPT课件2
3.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PPT课件2
4.3.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PPT课件1
6 课时18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点和线
6 课时6 数的运算—四则运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