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6
收藏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69米,体重74.5千克,今年43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恨他 就让他去解费马大定理
对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的小议
三种优质高效的思考习惯
“数的认识复习(一)”教学设计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激活数学概念学习的十个要点
数学的起源:结绳记数和土地丈量
黄金分割0.618的来历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探讨
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图形与变换复习”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挖掘数学之美,提高学习乐趣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成正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浅谈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功效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
从《周髀算经》看古代数学水平
《解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
走出数学教学的五大误区
如何高效的学习高中数学
谈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数学思考”教学设计
探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如何在数学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直线上的负数》教学设计
古希腊数学家的墓碑碑文难题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复习效率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