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6
收藏
【学习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会举例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一)讲述: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7.1.3三角形的稳定性。(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会举例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指导自学
(一)过渡语:请大家按照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进行自学竞赛。比谁学得紧张、效果好!比赛开始!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67-685练习前)
○1回答探究中的问题,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2能找出找出P68插图中的三角形或四边形,分析他们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如有疑问,立即请教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看懂的请举手?那么来看今天的检测题。
2、检测题:P68 练习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过渡语:请看黑板,找一找哪里做错了?若发现错误,请上台更正。(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更正)
(二)讨论:
评1:具有稳定性的图形是(1)、(4)、(6)吗?为什么?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些图形都是有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教师板书)
2:不具有稳定性的图形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形中有四边形,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教师板书)
(可能出现的问题:(3)也具有稳定性,是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说出,上面的图形具有稳定性但下面的图形不具备稳定性,所以整个图形不具备稳定性。)
(师引申、拓展,要使(2)、(3)、(5)具有稳定性,至少要加几根木条:
引导学生回答:(2)--加1根
(3)--加1根
(5)--加2根(教师引导学生做图说明))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 P69 :5
思考题: P70 :10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2016年高考数学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6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7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8
2016年高考数学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1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7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30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35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8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5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4
2016年高考数学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考点专题复习测试4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考点专题复习测试3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31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4
2016年高考数学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2
2016年高考数学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4
2016年高考数学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3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6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3
相交线和平行线教案1
2016年高考数学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9
相交线和平行线教案3
2016年高考数学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0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考点专题复习测试6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3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题6
2016年高考数学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7
相交线和平行线教案4
2016年浙江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