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6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毛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
3、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点的含义。
【教学准备】
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球、棱柱、棱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多媒体演示西湖风光,垂柳、波澜不起的湖面、音乐喷泉、雨天、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垂柳像什么?平静的湖面像什么?湖中的小船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找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中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体.
设计意图:从西湖风光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妙画面,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对点、线、面、体有了初步的形象认识,感知知识来源于生活.如点是没有大小的,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可以借助湖中的小船、地图上用点表示城市的位里这些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点的含义.
二、讨论(动态研究)
课件演示:灿烂的星空,有流星划过天际;汽车雨刷;长方形绕它的一边快速转动;问:这些图形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
观察、讨论.让学生共同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让学生举出更多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利用学具完成教科书第114页练习(动手转一转)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观察感受,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合作学习,感悟知识的生成、变化、发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再创造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化解难度。
三、讨论(静态研究)
教师展示图片(建筑或生活的实物等),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平面、曲面、直线、点等。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更多的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的例子。
2015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青岛版)
《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课后练习:初二上册数学
2016年中考数学考点讲解:椭圆的面积公式
2015学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2016年中考数学复习辅导参考:整式概述
2015年上学期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
2015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考试卷(新苏教版)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15-16年)
2016中考数学考点资料:正方形
2016年中考数学辅导:一元一次方程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反思 考试感悟
一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上学期五一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5年八年级上学期半期数学期中试卷(参考)
中考数学备考复习指导:理解分析能力非常重要
公开课说课 《用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初二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2015年)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2015学年度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题
2016年中考数学知识辅导:等腰三角形的重要性质
2015学年上学期五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
2016年中考数学考点复习知识:代数式
2015年秋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小学生)
中考数学知识点解析:梯形定义
2015-2016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人教版)
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相交线的相关定义
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解析式》同步练习及答案
2015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最新人教版)
2015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青岛版)
2015年上学期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