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6
收藏
设计理念本节课一开始的情景创设----彩色图片的投影,给学生以美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的意义和规律的复习,使学生明白一些大于10的数业可以这样表示,但究竟该怎么表示,有什么规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一难点,也使学生明白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其中,是正整数。
教学目标知 识 与 技 能:利用10的乘方,进行科学记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过 程 与 方 法: 会解决与科学记数法有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表现一丝不苟的精神。
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难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方法直观展示,探索式教学法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复习提问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举例
教师举课本44页的实例,板书这些数,从而引入本课。
2.给出科学记数法的概念。
3.试做课本46页的例5。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
二。自主探索学生自学课本44页的内容并完成以下内容
(1) 10 =_________, 107=________________
10000000=__________,
1000000000=___________
(2)567000用科学技术法表示正确的是:
A 56710
B 0.567106
C 5.67105
D 5.6710
板书科学技术法的定义,并注明a与n的条件
1.师提出问题: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数是什么?
(1)3.2104
(2)6105
(3)3.25107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3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1 统计的意义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2平均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变化中的三角形(增强版)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课题学习-图形的镶嵌(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1统计的意义2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方程的简单变形)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8.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3.2警惕平均数的误用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轴对称的认识》(第三课时画图形的对称)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第10.2.2节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8.2 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识别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1《认识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第二课时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3 等腰三角形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集)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2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1《认识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之一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四课时工程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4.3机会的均等与不等(第三课时)转盘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等腰三角形》(第四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一课时面积、周长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三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二课时增长率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9.1《三角形》(第1课时认识三角形)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