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记数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科学记数法教案 人教版...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

2016-05-06 收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和小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和小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回顾10的n次幂的意义和规律,以帮助理解科学记数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尝试出表示大数和较小的数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2.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3.关键:理解乘方意义和负指数的概率。

四、课堂引入

1.乘方的意义,a表示什么意义?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

五、新授。

 例如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读、写这样大的数有一定困难,那么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吗?

让我们先观察10的乘方有什么特点?

102=100,103=1000,104=10000,

即10的n次幂等于100(在1的后面有n个0),所以可以利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数,例如567000000=5.67100000000=5.67108

读作:5.67乘10的8次方(幂)。

这样不仅可以使书写简短,同时还便于读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