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6
收藏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例题学习,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推理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获得成功的感受、增加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2.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单、准确。
3.关键:明确题目中各个符号的意义,正确运用运算法则。
四、课堂引入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有理数的运算?
2.有理数的乘方法则是什么?
五、新授
下面的算式里有哪几种运算?
3+5022(-)-1 ①
这个算式里,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按以下运算顺序进行: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进行;
3.如果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例如上面①式
3+5022(-)-1
=3+504(-)-1
=3+50(-)-1
=3--1
=-
例3:计算:(1)2(-3)3-4(-3)+15;
(2)(-2)3+(-3)[(-4)2+2]-(-3)2(-2)。
分析:分清运算顺序,先乘方,再做中括号内的运算,接着做乘除,最后做加减。计算时,特别注意符号问题。
解:(1)原式=2(-27)-(-12)+15
=-54+12+15
=-27
(2)原式=-8+(-3)(16+2)-9(-2)
=-8+(-3)18-(-4.5)
=-8-54+4.5=-57.5
例4:观察下面三行数:
-2,4,-8,16,-32,64,①
0,6,-6,18,-30,66, ②
-1,2,-4,8,-16,32, ③
(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分析:(1)第行数,从符号看负、正相隔,奇数项为负数,偶数项为正数,从绝对值看,它们都是2的乘方。
人教版数学七下9.1《不等式》(第2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2《平行线及其判定》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七下8.2《.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3《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1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第2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9.1《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ppt说课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1.2《垂线》(第2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3《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9.1《不等式》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3《平行线的性质》ppt课件2
人教版数学七下5.4《平移》ppt课件
人教版[2013版]数学七下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7.4《课题学习--镶嵌》ppt课件2
人教版数学七下5.2《平行线及其判定》(第1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7.4《课题学习--镶嵌》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七下8.1《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2
人教版数学七下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9.1《不等式》(第1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第1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内角)ppt课件
人教版[2013版]数学七下5.1.1《相交线》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2《平行线及其判定》(第3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8.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flash课件4
人教版数学七下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ppt课件1
人教版[2013版]数学七下5.1.2《垂线》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下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