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6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6.2.2 用坐标表示平移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6.2.2 用坐标表示平移
1.知识技能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2.数学思考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3.解决问题
用坐标表示平移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4.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2.难点: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坐标方法的另一个应用.
二、新课
展示问题:教材第56页图.
(1)如图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
(2)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观察他们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3)再找几个点,对他们进行平移,观察他们的坐标是否按你发现的规律变化?
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 , ));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 , )).
教师说明: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例 如图(1),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后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A1、B1、C1各点,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画出图形后,解答此例题.
解:如图(2),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三角形A1B1C1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类似地,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它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
思考题:
由学生动手画图并解答.
归纳:
三、练习
教材第58页练习;习题6.2中第1、2、4题.
四、作业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方程同步检测题
高二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必备知识点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模拟试题(苏教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1吨有多重练习题精选
初三年级数学期中复习知识二次函数
高一下册数学第二章期中章节复习要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人教版)
2016年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体积练习题下学期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容积同步检测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练习题北师大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列方程解题随堂检测题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卷(人教版)
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卷(北师大)
高二数学下册任意角和弧度制期中复习要点
一年级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探究
如何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借鉴应用题教学经验加强常规问题教学
高一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期中章节复习要点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模拟试卷(苏教版)
2016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题(青岛版)
高二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要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卷(人教版)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单位课后训练题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性
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方程练习题浙教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面积单位
九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解直角三角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