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5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 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3、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重点:
弄清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意义,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学难点: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准备活动:
1、如图,a∥b,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不含平角)
2、写出图中的所有同位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小明有一块小画板,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于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AB(如图所示).他只有一个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
定义:1、内错角;2、同旁内角.
二、探索练习:
观察三线八角,内错角的变化和同旁内角的变化,讨论:
(1)内错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2)同旁内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结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巩固练习:
1、如右图,∵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
____∥___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1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F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右图,∵DE∥BC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180,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小结:
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作业:
课本P58习题2.3:1、2、3.
教学后记:
初步了解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但在三线八角图中,找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就有些混乱,不过能通过观察内错角、同旁内角度数的变化发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实际应用中比较乱,出现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错误.
2014届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试题13
2013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3届中考数学第一轮考点专题测试题38
2013年成都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3年烟台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3年嘉兴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3年德阳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4届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试题26
2013年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3年绍兴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3年宜宾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3年温州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3年舟山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3年聊城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3年资阳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4届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试题25
2013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4届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试题23
2014届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试题16
2013年台州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3届中考数学第一轮考点专题测试题39
2013年德州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3年滨州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4届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试题28
2013年南昌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4届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试题12
2014届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试题27
2014届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试题10
2013年长沙市中考数学试题
2014届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试题2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