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5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2.2 整式的加减(3),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2.2 整式的加减(3)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66页至第6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 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 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 ③ -120(t-0.5)=-120+60 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 (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 [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学生作总结后教师强调要求大家应熟记法则,并能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法则顺口溜: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71页习题2.2第2、3、5、8题.
板书设计:
《去括号》
1.去括号的法则: 2.例: 例: 学生练习:
教学后记:
①通过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观察、比较,得到了整式的去括号法则。这样的通过实例,设计起点低,学生学起来更自然,对新知识更容易接受。
②在总结出去括号法则后,又给出了一个顺口溜,这是考虑到学生年龄小,顺口溜更便于记忆,而且也增加了学习的情趣。
③安排了例1到例5的一个组题,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以使学生更好地全方位地掌握去括号法则?另外,还安排了某些变式训练,既能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去括号法则,又训练了他们的逆向思维。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2016学年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专项练习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期末综合考察卷
精选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1.1平均数(1)》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能力达标测试卷
青岛版一年级上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填空专项能力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2.2一次函数(4)》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2.2一次函数(2)》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与重量练习题精选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能力训练题
2016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月考试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题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后检测题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课后检测题圆柱与圆锥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训练题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人教版
青岛版一年级上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考试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2.1正比例函数》教案
2016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选择专项能力练习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试卷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1.1平均数(2)》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优秀评估试卷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1)》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