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5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课题:2.1比零小的数(2)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课题:2.1比零小的数(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加深对正负数的理解,了解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并会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难点:运用有理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探索活动
1、由零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指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意义相反。
2、学生举例: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意义相反的量的事例?
如何用正数、负数来表示这些量?
3、投影银行存折的一部分,你能看懂其中的数值吗?
二、探索新知
1、内容:我们可以用正数、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2、自主学习 自学P13――P14
3.一试身手
学生完成 练一练1、2、3。
三、解疑答难、巩固新知
1.议一议
用正、负数表示下列问题中的量。
(1)向东行走1米,向西行走2米。
(2)汽车用去20L汽油,加30L汽油。
2. 一展身手
学生完成P16练一练4。(可板演)
3.、理解概念
1)、整数、分数、有理数。
、 和 统称整数
和 统称分数
和 统称有理数
2)、分类:
有理数
想一想:有理数还有其它的分类方法吗?
有理数
例3 填充:
将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5, ,7.3, - ,22, 0, 0.323, + 2 ,-3.14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
正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非负整数集合:{ }.
四、课堂小结
1、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2、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五、课堂作业
A类
1.请写出:两个正整数 ,两个负整数
两个正分数 ,两个负分数
2. 将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7 ,2.4, - ,17, 0, - 0.78, + 2 ,+3.14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
正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非正整数集合:{ }.
3.在一次测试中,一(1)班平均分为85分,把高于平均分的分数记为正数
(1)小民得93分,应记为
(2)小丽得分记为-7,实际得分应为
(3)A、B、C、D、E五人得分分别记为-2、+3、0、+9、-5
这五人的平均分实际为多少?
板书设计教后感
学生数学联想能力的培养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数学教案
201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毕业测试试卷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练习题
人教版《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三年级《认识分数》数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4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千克和克》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4三年级《秒的认识》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014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考试卷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数学《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什么是三步五环节
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
班级量化评分实施管理细则
改变教师的思考
人教版数学《秒的认识》说课稿
三年级《认识分数》说课稿
如何教会学生做人
最新数学《年月日》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练习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测试卷
三年级《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2014《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数学教案
2014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