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5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1)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1)
1.在现实情景中深刻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正确运用等式的性质.
2.熟练掌握移项法则,利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移项法则
难点: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和用移项的法则解方程.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解方程 :2x-5=3x+6
你能说出你解这个方程每一步的依据吗?(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_______.)(导入新课:在小学我们学习了解方程,依据是加数与和的关系,因数与积的关系,还有没有别的依据呢?)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等式的性质
问题1 (一)班的学生人数等于(二)班的学生人数,现在每班增加2名学生,那么(一)班与(二)班的学生人数还相等吗?如果每班减少了3名学生,那么两个班的学生人数还相等吗?
如果(-)班人数为a人,(二)班人数为b人,上面问题用含有a、b的式子怎样表示?
问题2如果甲筐米的重量=乙筐米的重量,现在把甲、乙两筐的米分别倒出一半,那么甲,乙两筐剩下的米的重量相等吗?
如果设甲筐米的重量为a,乙筐米的重量为b,上面问题用式子怎么表示?
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发现等式有什么性质?
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都______(或者减去)_________(或同一个式子)所得结果仍是____.
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都______(或者除以)_________(或同一个式子)(除数或者除式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____.
你能用式子表达等式的性质吗?
2 尝试练习
做一做
(1) 说一说下面等式变形的根据
①从x=y 得到 x+4=y+4, ② 从a=b 得到 a+10=b+10
③ 从2x=3x-6得到 2x-3x=3x-6-3x ④ 从3x=9得到x=3, ⑤从 得到x=8
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4x+4=3x+12
归纳:(1)什么叫移项?把方程的某一项改变____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叫______
看看下面的变形是移项吗?
2x+5-3x+6=9,解 :2x-3x+5+6=9
练一练
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
1 2x=x+3 2 3x-1=40+2x
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 实际应用
例1 (我国古代数学问题)用绳子量井深,把绳子3折来量,井外余绳子4尺;把绳子4折来量,井外余绳子1尺,于是量井人说:我知道这口井有多深了。
你能算出这口井的深度吗?(做完后交流讨论)
2 游戏:请你任意圈出下面日历中竖列上三个相邻的数,求出它们的和并告诉我,我就知道你圈出的是哪三个数。
四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 如果单项式 与 是同类项,则n=___,m=____
2 如果代数式3x-5与1-2x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____
3 若方程3x-5=4x+1与3m-5=4(m+x)-2m的解相同,求 的值
P 109 1,2
五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这一节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p 118,1 、 2、3
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自主学习中如何关注学困生的学习
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让数学走进生活
要培养学生计算的自觉优化意识
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孩子们,跟你们谈谈复习
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数学练习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转变教师角色
加强实际操作,优化课堂教学
变教法为学法变被动为主动
让学生的思维更主动
学具操作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教学与生活化
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一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初步尝试
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例谈教学设计的开放性
小议练习题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育家说推理培养在早期数学教育中至关重要
小学数学课的收尾策略
浅谈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什么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日记的尝试
如何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