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5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的意义.
2、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
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高度的变化 上升4.5千米 下降3.2千米 上升1.1千米 下降1.4千米
记作 +4.5千米 3.2千米 +1.1千米 1.4千米
请你们想一想,并和同伴一起交流,算算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 千米.
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方法是
二、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来研究(20)+(+3)(5)(+7),该怎么计算呢?还是先自己独立动动手吧!
2、怎么样,计算出来了吗,是怎样计算的,与同伴交流交流,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归纳:遇到一个式子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第一步应该先把减法转化为 .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
如:(-20)+(+3)-(-5)-(+7) 有加法也有减法
=(-20)+(+3)+(+5)+(-7) 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 -20+3+5-7 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
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 或者负20加3加5减7.
4、师生完整写出解题过程
三、解决问题
1、解决引例中的问题,再比较前面的方法,你的感觉是
2、例题:计算-4.4-(-4 )-(+2 )+(-2 )+12.4
3、练习:计算 1)(7)(+5)+(4)(10)
三、巩固
1、小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P241、2
3、计算
1)2718+(7)32 2)
四、作业
1、P255 2、P26第8题、14题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一(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表》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度量)》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分类和画角练习课)》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怎样滚得远(综合与实践)》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平行线)》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均分(3)》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数与代数(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九(2)》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画垂线)》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数学教案
《数学之旅》小学老师读书笔记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初步认识除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1)》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分类和画角)》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五》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我们身体上的尺》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一(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