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与平行线 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教案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相交线与平行线 教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 教案

2016-05-05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相交线与平行线

学习目标: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学具准备:剪刀、量角器

学习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 预习疑难: 。

2、 填空:①两个角的和是 ,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 个角的补角。②同角或 的补角 。

二、 探索与思考

(一) 邻补角、对顶角

1、观察思考:剪刀剪开纸张的过程,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度也相应 。我们把剪刀的构成抽象为两条直线,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2、探索活动:

①任意画两条相交直线,在形成的四个角(1,2,3,4)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 对角。分别是 。

②分别测量一下各个角的度数,是否发现规律?你能否把他们分类?完成教材中2页表格。

③再画两条相交直线比较。 图1

3、 归纳:邻补角、对顶角定义

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 的两个角是

对顶角。

4、 总结: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邻补角有 对。对顶角有 对。

②对顶角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相交。

5、对应练习:①下列各图中,哪个图有对顶角?

B B B A

C D C D C D

A A

B B B(A)

C D C A C D

A D

(二) 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

1、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 。

注意:邻补角是互补的一种特殊的情况,数量上 ,位置上有一条 。

2、对顶角的性质:完成推理过程

如图,∵2 = ,3 = 。(邻补角定义)

1=180- ,3 =180- (等式性质)

3 (等量代换)

或者∵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3(同角的补角相等).

由上面推理可知,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

三、 应用

(一)例 如图,已知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解:1=40( )。

2=1801=180-40=140( )。

2=140( )。

你还有别的思路吗?试着写出来

(二) 练一练:教材3页练习(在书上完成)

(三)变式训练:把例题中1=40这个条件换成其他条件,而结论不变,自编几道题.

变式1:把l=40变为1=40

变式2:把1=40变为2是l的3倍

变式3:把1=40变为1 :2=2:9

四、 学习体会:

1、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2、 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五、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1所示,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一点O,则AOE+DOB+COF等于(  )

A.150 B.180 C.210 D.120

(1) (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2所示,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若AOD与BOC的和为236,则AOC的度数为( ) A.62 B.118 C.72 D.59

(二)填空题:

1. 如图3所示,AB与CD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______,1的对顶角___.

(3) (4) (5)

2.如图3所示,若1=25,则2=_______,3=______,4=_______.

3.如图4所示,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则AOD的对顶角是_____,AOC的邻补角是_______;若AOC=50,则BOD=______,COB=_______.

4.如图5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2=70,则BOD=_____,2=____.

5、已知1与2是对顶角,1与3互为补角,则3= 。

六、拓展延伸

1、如图所示,直线a,b,c两两相交,1=22=65,求4的度数.

三、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四、自我检测:

(一) 选择题:

1.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AB; B.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C

C.线段AD是点D到BC的垂线段; D.线段BD是点B到AD的垂线段

(1) (2)

2.如图1所示,能表示点到直线(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③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任意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2所示,ADBD,BCCD,AB=a cm, BC=b cm,则BD的范围是( )

A.大于a cm B.小于b cm

C.大于a cm或小于b cm D.大于b cm且小于a cm

5.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2cm的点有( )

A.0个 B.1个; C.无数个 D.无法确定

6.点P为直线m外一点,点A,B,C为直线m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到 直线m的距离为( )

A.4cm B.2cm; C.小于2cm D.不大于2cm

(二)填空题:

1、如图4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记作_______,此时,AOD=_______=_______=_______=90.

2、如图5,ACBC,C为垂足,CDAB,D为垂足,BC=8,CD=4.8,BD=6.4,AD=3.6,AC= 6,那么点C到AB的距离是_______,点A到BC的距离是________,点B到CD 的距离是_____,A、B两点的距离是_________.

(4) (5) (6) (7) (8)

3、如图6,在线段AB、AC、AD、AE、AF中AD最短.小明说垂线段最短, 因此线段AD的长是点A到BF的距离,对小明的说法,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7,AOBO,O为垂足,直线CD过点O,且BOD=2AOC,则BOD=________.

5、如图8,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EOD=40BOC=130,那么射线OE 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

1、已知,如图,AOD为钝角,OCOA,OBOD

求证:AOB=COD

证明:∵OCOA,OBOD( )

AOB+1= ,

COD+1=90(垂直的定义)

AOB=COD( )

变式训练:如图OCOA,OBOD,O为垂足,若BOC=35,则AOD=________.

2、已知:如图,直线AB,射线OC交于点O,OD平分BOC,OE平分AOC.试判断OD 与OE的位置关系.

3、课本中水渠该怎么挖?在图上画出来.如果图中比例尺为1:100000, 水渠大约要挖多长?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4.了解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基本事实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学习重点: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学习难点: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学具准备:分别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做成学具,直尺,三角板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预习疑难: 。2、①两条直线相交有 个交点。

②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相交外,还有哪些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