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5
收藏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练习一下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检测题。
2016年新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检测题
一、填一填。(15分)
1三角形中, 1=50度, 2=80度, 3=( )。这个三角形按边
分是( )三角形,按角分是( )三角形。
2、三角形中, 1=70度, 2=15度, 3=( )。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 )三角形,按边分是( )三角形。
3、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顶角是64度,它的一个底角是( )。如果一个底角是70度,则它的顶角是( )。
4、用三根长6厘米的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是( )。这个三角形按边分是( )三角形,按角分是( )三角形。
5、一个三角形,两条边分别长3cm和5cm,另一条边长可能是( )cm。
6、把一个三角形剪成2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7、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形。
二、仔细推敲,分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10分)
( )1、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 )2、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3、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
( )4、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3cm和7cm,则另一条边可以是
3cm或7cm。
( )5、一个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
三、计算。(17分)
1、计算下面三角形未知的内角度数。(4分)
(1) 1=1200 2=350 3=( )
(2) 1=( ) 2=640 3=510
2、请你算出下面等腰三角形中未知内角的度数。(4分)
3、求出三角形按定角的度数。(9分)
(三边相等) (等腰三角形,顶角是840)
(1) (2)
(1)每个角是( )0 (2)一个底角是( )0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是400)
(3)
(3)另一个锐角是( )0
四、按要求解决问题。(28分)
1、在下列三角形中分别画出指定底边的高。(6分)
2、在下面方格纸分别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8分)
3、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厘米)(8分)
(1) (2) ( ) ( )
(3) (4)
( ) ( )
4、四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你是怎样算的?(6分)
五、解决问题。(30分)
1、
2、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多少?
3、小华在家里搭豆角架,这两种情况,你认为哪种更好,请说明理由。
(1) (2)
4、如图,已知 1=720, 2=320, 3=450。求 5。
5、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底边是10厘米的最大等腰三角形,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是多少厘米?
附加题:
如右图所示,一只蚂蚁从点A沿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爬行,在三条边上的速度分别是每秒3厘米、8厘米、24厘米。它爬一圈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厘米?(奖励10分)
第四章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练习课件ppt
《分解因式》课件5
数据的波动课件ppt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复习课件ppt
数据收集与处理复习课课件ppt九江县城门中学八年级下
分组分解法课件ppt
第六章证明(一)复习课件ppt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3.3分式的加减法课件ppt建始县民族实验中学八年级下
第一章不等式复习第一节课件ppt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课件1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课件1
《提公因式法》课件ppt
《平方差公式》课件ppt
公式法(一)课件ppt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1)课件ppt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课件ppt
分式方程(1)课件ppt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课件ppt
2.1提公因式法(1)课件ppt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课件ppt
你能肯定吗课件1
《分解因式》课件6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分解因式》练习课件ppt
公式法(一)课件ppt
1.1不等关系课件ppt贵阳十七中北师大八年级下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课件2
3.1分式(1)课件ppt沿江二中八年级下
十字相乘法课件ppt
分解因式复习课件ppt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课件ppt关桥中学八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