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5
收藏
一节好课的标准具体指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听的时候不由得拍案叫绝,会在听后回味许久。
《和的奇偶性》是一节由专家上的录像课,本节课主要是学生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发现“和的奇偶性”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听这节课的时候我在本班刚刚完成这部分的教学,我在教学的时候也是在学生计算中得到规律,但是我的引导和解说是那样的呆板和没有什么说服力,这节课的展示让我感慨到专家绝对是名不虚传,下面我来谈谈完美的一节课可以怎样去呈现。
课一开始的导入,以学生转动转盘来获得相应的奖励开始,学生的兴趣被完全吸引,为了获得奖品不仅参与率高,而且思考存在一定的深度,在按照规则发现最后得到的都是“谢谢参与”时,引发了“偶数加偶数得到的一定是偶数,奇数加奇数得到的一定是偶数”这一思考,这一规律的探索不是教师布置给学生思考的练习题,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内心深处的需求。
在学生认识到规则的不合理性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自己尝试改变游戏规则,进而充实了“偶数加偶数得到的一定是偶数,奇数加奇数得到的一定是偶数,奇数加偶数得到的一定是奇数”的结论,教师一句想要产生一定的规律,必须列举实例来验证,学生的思维又在所学的知识中去遨游,用事实去说明了规律。这里老师的一个小细节我非常的感动,老师讲转盘上面的奖品都准备齐全,等到学生按照正常规则转动转盘获得奖品时,教师就将相应的奖品奖励给学生,这一举动我发现很多上课老师都会忽略。
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应该是教师在引导学生验证这一规律是用的数形结合的形式,一句改变华罗庚的名句:“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数形分离万事休”,让学生跟着数学家的名言主动用最为直观的图形展示来验证,虽然前面的具体验证已经确定了结论,但是数形集合的“画龙点睛”实为妙哉。
专家在课上的完美演绎,对于感触很深的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在备课、上课的时候做到研究一定要存在一定的深度。
(2016年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相交线与平行线
2016年中考数学考前辅导:同类项及其合并
七年级数学上册“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知识点
湖南2016年高考数学定直线问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三角形
2016年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初二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高一数学上册指数函数寒假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小百科知识:行政执行
2016年湖南高考数学定值定点问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2016年高一寒假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幂函数
小升初数学有关四则运算知识点
2016年小升初数学几何归纳知识点
盘点2016年高考数学复习集合与函数知识点
必备的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整式
经典数学小百科:高斯原理
北师大版本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内容(目录)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比例
初中数学百科知识之接触问题
2016年寒假大窜联:初三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小学一年级数学退位减法知识点
数学2016学年九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2016年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6中考数学备考资料:菱形
解析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负数知识点
初中数学小百科知识:计算机国际象棋
小学一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2016数学
2016学年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初三年级
备战2016年高考整理数学知识点的方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