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5
收藏
三、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能提高教学效率。主要讲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要先找出一两名学生解答,用已有的知识又无法解答的问题,创设认识上的“冲突”,激发求知欲望。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先通过口算得到如下等式:6÷3=2;60÷30=2;600÷300=2;6000÷3000=2然后提问:这4道题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不同,为什么除得的商都是2?这时,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新课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在新授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断设置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冲突”。如教学“小数除以小数”出示例题后,引导学生与小数除以整数的小数除法比较,找出不同的地方除数是小数,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怎样使除数转化为整数?去掉除数的小数点后,要使商不变,被除法应该怎样?在学生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结合新的例题再讨论: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时怎么办?整数除以整数,被除数又小于除数的除法怎么算?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探求新知,保持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
2、让学生参与获取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借助教材亲自去探究,主动地发现和认识新的知识。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可先让学生分别写出1-12各个数的因数:1的因数有{1 }2的因数有{1、2 }……
12的因数有{1、2、3、4、6、12}让学生根据上述各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把它们分成三部分:①有一个因数的数:1;②有两个因数的数:2、3、5、7、11;③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数的数:4、6、8、9、10、11、12. 接着引导学生研究各部分数的因数的特征:①2、3、5、7、11这几个数只有两个因数,其中的一个因数都是1,另一个就是那个数的本身,从而概括出质数的概念;②4、6、8、9、10、12,这几个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数,除了1和它们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从而概括合数的意义;③1只有一个因数。告诉学生,人们规定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然后启发学生从自然数有无限个,推导出质数和合数也有无限个,得到:自然数:自然数的单位1质数合数最后出示一组数,让学生判别哪些是质数并说明其理由。
由于学生参加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对所学知识就理解得深,记得牢,会运用,甚至可以终生不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小升初数学重点知识:负数
小学数学重要题型:求被除数类
提高小升初数学答题准确率的方法
小学数学重要知识点:乘法和除法
最新的一年级数学日记对称美
小学一年级数学日记打吊针
小学数学复习 需懂得区分比较
201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日记跳绳比赛
2014年一年级数学日记做学具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辅导
小学一年级数学日记兴趣小组
小学数学复习要构建知识脉络
2013小升初数学辅导:圆柱和圆锥
2013小学数学复习:做好哪些辅导
小学数学组期末试卷分析(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小学数学知识学习需针对性训练
小学数学知识点:乘法的交换和结合
最新的小学数学日记(画图形)
小学数学公式辅导:鸡兔问题
小学奥数学习要及时回顾和消化
小学数学知识复习:加法的交换和结合
小升初数学知识复习要区别对待
学好小学数学的方法:先学会复习方法
小学数学复习关注疑难问题
小升初数学指导:不盲目求速度
小学数学老师优秀论文 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初探
2014年小学生数学日记闯关题
小升初数学常考要点:质数、约数、余数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