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2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提高小学数...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2

2016-04-25 收藏

三、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能提高教学效率。主要讲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要先找出一两名学生解答,用已有的知识又无法解答的问题,创设认识上的“冲突”,激发求知欲望。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先通过口算得到如下等式:6÷3=2;60÷30=2;600÷300=2;6000÷3000=2然后提问:这4道题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不同,为什么除得的商都是2?这时,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新课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在新授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断设置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冲突”。如教学“小数除以小数”出示例题后,引导学生与小数除以整数的小数除法比较,找出不同的地方除数是小数,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怎样使除数转化为整数?去掉除数的小数点后,要使商不变,被除法应该怎样?在学生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结合新的例题再讨论: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时怎么办?整数除以整数,被除数又小于除数的除法怎么算?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探求新知,保持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

2、让学生参与获取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借助教材亲自去探究,主动地发现和认识新的知识。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可先让学生分别写出1-12各个数的因数:1的因数有{1 }2的因数有{1、2 }……

12的因数有{1、2、3、4、6、12}让学生根据上述各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把它们分成三部分:①有一个因数的数:1;②有两个因数的数:2、3、5、7、11;③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数的数:4、6、8、9、10、11、12. 接着引导学生研究各部分数的因数的特征:①2、3、5、7、11这几个数只有两个因数,其中的一个因数都是1,另一个就是那个数的本身,从而概括出质数的概念;②4、6、8、9、10、12,这几个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数,除了1和它们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从而概括合数的意义;③1只有一个因数。告诉学生,人们规定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然后启发学生从自然数有无限个,推导出质数和合数也有无限个,得到:自然数:自然数的单位1质数合数最后出示一组数,让学生判别哪些是质数并说明其理由。

由于学生参加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对所学知识就理解得深,记得牢,会运用,甚至可以终生不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