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5
收藏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方法都有独特的作用,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所以运用教学方法应作认真的选择。
选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教学的目标、任务
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选择与之相应的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如要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常用讲授法、谈话法;为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常用演示法、参观法,等等。
二、教材内容
教材的学科性质与教学方法的关系十分密切。如语文、外语学科常常采用讲授法,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常用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音乐、美术学科多用练习法,等等。在教学进程中的某一阶段,随着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语文教学,在教诗歌时,朗读的训练较多,教小说题材的文章时,较多地应用谈话法;理科讲公式、定理时多用讲解法,讲科学家传记和发明创造时多用讲述法。
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理解力不高,教学方法宜多样化且具有新颖性;高年级可适当采用谈话法或讨论法。如果学生缺乏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可采用演示法;已有相应的感性认识时就不必再使用演示法。
四、教师的素养条件
使用某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具有相应的素养。有些方法虽好,但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驾驭不了,就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扬长避短。
五、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学时间
不少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如演示教学法需要一定的直观教具,实验教学法需要一定的仪器、材料,程序教学法需要有程序教材和教学机器,等等。学校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教师可因陋就简,尽量创造条件加以运用,但不宜过分强调。
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性,因此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既要根据教学本身所具有的规律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又要善于对教学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灵活地加以利用。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初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
整式的加减知识点: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人教版初一上学期数学基础检测试题(第五单元)
第一学期初二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2015--2016学年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课后同步练习: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数学(精选)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2015-2016学年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有理数乘方
有关平方根的知识点: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2015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必备的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二次根式
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2015-2016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因式分解
秋季学期初一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检测题
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后同步检测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初一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检测题:整式的加减
秋季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2015年)
2015精选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角的种类
初一第一学期数学第五单元测试题(一元一次方程)
平均数同步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八年级上册数学
2015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实数
相反数的相关知识点: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精选
2015初一上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几何图形分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总结:有理数
2015—2016学年初二秋季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因式分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试题:分式的运算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有理数和无理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