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0
收藏
教学对话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前有导入对话,课中有师生问答、小结过渡,课尾有总结评价等。教学对话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师生交流思想情感的媒介,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桥梁。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教学对话是否有效。教师设计的教学对话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启发性、通俗性;应具有激发思考、促进理解、活跃气氛、加深印象的功效;教学对话要做到适时、适度、适量。以上三方面的要求对数学教师来说尤其要注意做到,这是因为任何一个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都是一次极富挑战、极具魅力的数学探究之旅,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技能的提高、数学思想的熏陶、数学活动经验的建立,都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悄发生,完成这一过程的途径多种多样,但不管采用哪种途径,都少不了师生的对话。如果师生对话设计得好,不仅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对话有助于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如果出示数学问题都是采用电脑屏幕将题目完整地展示出来,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缜密地思考,但却不利于培养学生敏捷地思考问题的品质。因此,提出问题的方式有时也可以灵活一些,随机一些。
例如,教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之后,以对话的形式组织了如下的练习──
师 老师这儿有两根小棒,一根3厘米,一根8厘米,我想再拿一根小棒,使这根和前面拿的两根组成一个三角形,该拿多长的小棒?
生 拿一根6厘米长的小棒就可以了。
生 拿一根7厘米长的小棒也可以。
师 拿一根4厘米长的小棒可以吗?
生 不可以。
师 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生 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条边,4+3=7,小于第三条边,组不成一个三角形。
师 那5厘米的可以吗?
生 也不可以。
师 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生 5+3=8,等于第三条边,也组不成一个三角形。(根据学生的分析,用课件验证。)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之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016中考数学辅导资料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重点之命题
以教学对话促进数学思维
2016年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练习之《命题》
2016年八年级数学< 分式的加减法>基础达标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要点反证法
2016年六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试卷下册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
2016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理试题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辅导重点之公理与定理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重点中心对称
精编初三数学下学期第三章第7节同步练习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试题下册
初一下册数学期中辅导重点之同底数幂的除法
2016初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精编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课后练习题
2016年八年级数学第20.2节同步练习题
2016初二数学同步检测分式方程
2016年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北师大版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2节随堂小考初二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题(新北师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习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质量检测试卷
2016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题
小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