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0
收藏
教学对话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前有导入对话,课中有师生问答、小结过渡,课尾有总结评价等。教学对话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师生交流思想情感的媒介,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桥梁。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教学对话是否有效。教师设计的教学对话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启发性、通俗性;应具有激发思考、促进理解、活跃气氛、加深印象的功效;教学对话要做到适时、适度、适量。以上三方面的要求对数学教师来说尤其要注意做到,这是因为任何一个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都是一次极富挑战、极具魅力的数学探究之旅,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技能的提高、数学思想的熏陶、数学活动经验的建立,都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悄发生,完成这一过程的途径多种多样,但不管采用哪种途径,都少不了师生的对话。如果师生对话设计得好,不仅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对话有助于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如果出示数学问题都是采用电脑屏幕将题目完整地展示出来,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缜密地思考,但却不利于培养学生敏捷地思考问题的品质。因此,提出问题的方式有时也可以灵活一些,随机一些。
例如,教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之后,以对话的形式组织了如下的练习──
师 老师这儿有两根小棒,一根3厘米,一根8厘米,我想再拿一根小棒,使这根和前面拿的两根组成一个三角形,该拿多长的小棒?
生 拿一根6厘米长的小棒就可以了。
生 拿一根7厘米长的小棒也可以。
师 拿一根4厘米长的小棒可以吗?
生 不可以。
师 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生 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条边,4+3=7,小于第三条边,组不成一个三角形。
师 那5厘米的可以吗?
生 也不可以。
师 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生 5+3=8,等于第三条边,也组不成一个三角形。(根据学生的分析,用课件验证。)
北师大版选修1-1:《充分条件》
北师大版(选修1-2)1.1《回归分析》ppt课件之一
2013北师大版选修(1-1)1.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ppt课件2
北师大版(选修2-1)《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ppt课件之四
北师大高一数学《圆的一般方程》
2013北师大版选修(1-1)1.1《命题》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选修(1-1)1.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选修(1-1)1.1《命题》ppt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1)2.1《椭圆》(椭圆的标准方程)ppt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2)3.1《归纳与类比》(归纳推理)ppt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2-1)《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ppt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2-1)《命题及其关系》ppt课件(二)
北师大版(选修2-1)《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ppt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2)4.1《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ppt课件之一
2013北师大版选修(1-1)1.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ppt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2-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ppt课件(二)
陕西省渭南高新中学(必修1)3.5《对数函数》(第2课时)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选修(1-1)1.4《逻辑联结词“且”或“非”》ppt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2-1)《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ppt课件之一
北师大版(选修2-1)《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选修(1-1)1.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ppt课件1
南阳桐柏一高(必修1)2.1《生活中的变量关系》ppt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2-1)3.2《抛物线》ppt课件
陕西省渭南高新中学(必修1)3.5《对数函数》(第1课时)ppt课件
梁启超纪念中学(必修1)4.2《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ppt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2)1.2《独立性检验》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选修(1-1)1.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ppt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1)4.1《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函数极值)ppt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1)3.1《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ppt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2-1)《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ppt课件之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