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0
收藏
对教师来说,怎样使教学能力得以迅速提高,来适应教学要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教师都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对工作充满热情,干事业有决心;但是却常常被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这个问题所困扰,往往是方法简单,形式单一,造成效率低下,效果不佳。为了使教师尽可能快适应要求,快速成长,挑起教育教学的重担,必须迅速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能力的本质就是训练教学基本功,并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我们通常说的基本功实际上是指课堂教学基本功,它只是教学基本功的一部分。
教学基本功的范畴很广,包括课前准备基本功(例如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材、编制教案等)、课堂教学基本功(例如组织教学语言、板书、组织教学、根据情况选择教学方法等)、学科专项基本功(例如教师口语、英语知识的掌握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基本功、活动课教学基本功、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基本功、教学测量评价基本功、教学研究基本功等等,只要把各项基本功都练好了,教学能力自然会提高。
一、培养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材不是教学的根本依据,而是教学工具,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来使用教材。拥有知识不等于能潇洒自如、轻车熟路地驾驭教材,教师要在居高临下的前提下,从学科系统的角度出发,下大力气去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教材中不仅有知识内容,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内容。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但要理解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思想内容的教育方法,通过教学把握训练的科学过程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步骤。要研究教材的逻辑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到讲述通俗严密,思路清晰;要研究教材的系统性,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要研究教材的合理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只有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教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在讲课时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背诵别人的结论,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更不致于教师自己滔滔不绝,而学生却昏昏欲睡。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才能由浅深入、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解释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方法,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迎合认知心理,科学正确地传授知识。
同时还要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课时才能重点突出,选用恰当的方法突破难点。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实现思维方法的正确选择和组合,从而达到灵活掌握和支配教材的目的。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1.2 让我们来做数学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6.1角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可以作几条直线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3相反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3 相反数(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13 有理数混合运算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3 相反数(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4 绝对值(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4平面图形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6.2角的比较和运算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3.4合并同类项(第二课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2画立体图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4平面图形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1 正数与负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1-4.6图形的初步认识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5.线段的长短比较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3.4整式的加减(第5课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3.4整式的加减(第4课时)添括号法则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3.4.1同类项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14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3.3.1单项式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2 数轴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6角的特殊关系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5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第一节)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1.1与数学交朋友(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4 绝对值(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4.6.3角的特殊关系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3.4.1同类项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3.4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同类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