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
收藏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第2课时,学生已对怎样收集和整理数据有一定了解,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并且能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于是,我选择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让孩子们用投票的方式,选举自己心目中,数学成绩优异,也最热心协助老师工作,帮助同学提高数学成绩的数学课代表。这一活动贯激起学生收集数据的热情。课堂上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收集和整理数据活动的全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以下几点:
1、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预备课代表上台,为自己的票数记录,再交流汇报统计数据的方法,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尝试填写,最后找代表汇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数据整理的工作中。
3、注重让学生体验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在整理本班学生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的情况时,老师先让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用的记录数据的方法,然后采用了记录数据最常用的方法——举手查人数,并且放手请一名学生负责统计,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了记录数据的统计。这样做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体验了统计过程。
4、拓展延伸感受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价值。引导学生重点看表头,孩子们不单单看懂了表格,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5、渗透生活基本常识很自然,根据天气情况,判断是冬天还是夏天。
6、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每当孩子们完成一项数据整理时,都会让学生用自己方法证明自己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结果正确。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心得交流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9.2.3菱形的判定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9.1.1矩形的性质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6.2.1分式的乘除法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2.2函数的图象(3)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9.3.2正方形的判定课件ppt
16.3.2可化为一元一次的分式方程的应用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8.1.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课件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8.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八年级下16.4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5.1实践与探索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4.1反比例函数课件ppt
16.4.1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课件2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8.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3.2一次函数的图象课件ppt
17.2.1函数的图象——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1变量与函数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9.2.1菱形的性质课件ppt
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回顾与反思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6.1.1分式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5.2实践与探索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3.4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8.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第16章分式复习(三)课件ppt
16.4.2科学记数法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6.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第17章函数及其图象(复习)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3.3一次函数的性质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7.2.2函数的图象(1)课件ppt
2014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16.2.2分式的加减法课件ppt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