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
收藏
1、创设情景与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据低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强,易冲动,因此在学习新课前先进行开火车背乘法口诀的练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习的欲望。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2、问题来自于学生,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
本课的教学,我创设了“六一”节为老师布置教室这样一们数学的问题情境,通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再次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
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将新知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
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3、精心设计活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爱玩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练习中,我没有直接将课后练习题呆板、
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将课后练习十一的三道题联系起来,设计成一个个小故事。如小猴子要上树摘桃子,必须把梯子上的题算出来,才能上树,让学生帮一帮小猴子。这时学生学
习的积极很高,都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小猴子。并教育学生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然后帮助小鸟找家,因为它们去找东西吃时,迷路了,找不到家,它们身上都有一道算式,算式的得数和它们家的门牌号码是一样的。你们能帮它们找到家吗?通过一个有连贯性的故事情节来激
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敢于向苦难挑战的勇气,并且培养了学生乐于帮助别人的精神,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了课后习题。
存在的不足:
在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对待学生的生成问题,当学生把图中的问题都提出来后我没有一一解答。在爬梯子算题时,一名同学算的太慢,我让女同学为她加油,这样有可能分影响她的思维。在算题时,我总爱催学生快做。这些问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3的倍数的特征》听课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教育教学、个人的专业成长小结以及下学期的简单计划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方法:适当多做题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工作心得 会玩,才会学
一年级《加减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老师2017-2018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数学老师元月份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培优补差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数学要教会孩子什么
怎样才能轻松学好数学?
一年级数学《可爱的小猫》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教学反思
2018年中考数学备考:需记准定理
2018年高考数学知识点复习:函数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项修炼》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二年级老师期末小结 期末复习历程
《整理房间》教学反思
老师教研论文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教给思考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加减混合》听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 抓住时机,恰当利用微课,促进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老师2017年度师德总结
2018年高考数学易错点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教育就要说到做到
人教版二上数学广角《 搭配》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比多少》教案和说课稿
2018年高考数学的答题技巧
体现本学科探究成果的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一起开分类》
小学数学德育案例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论文 用数学方式去解决问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